[发明专利]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0330.2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制动 系统 涡流 缓速器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由微型计算机(6)、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电流反馈电路、电涡流缓速器组合开关(1)、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组成。其中微型计算机(6)包含输入/输出端口(2)、内部总线(3)、微型计算机CPU(4)、PWM控制单元(7)、1号中断控制器(15)、2号中断控制器(17)、电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16)、模/数转换器(18)、只读存储器(19)、随机存储器(20)、计数器(21)、定时器(23),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包含光耦(8)、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续流二极管(10),电流反馈电路包含取样电阻(12)、精密电压源(13)、运算放大器(14),电涡流缓速器组合开关(1)可提供1、2、3、4挡共四个挡位的开关信号,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内含一个复位开关和一个线性电位计。
电涡流缓速器组合开关(1)的四个挡位输出信号以及蓄电池电压信号S1连接到微型计算机(6)的输入/输出端口(2);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的复位开关连接到2号中断控制器(17)和输入/输出端口(2),而线性电位计的输出连接到模/数转换器(18)的输入引脚。PWM控制单元(7)有四路输出,每路接光耦(8)的控制端,光耦(8)的输出端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的栅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的漏极接续流二极管(10)的负极和蓄电池的正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的源极接续流二极管(10)的正极和电涡流缓速器线圈(11);电涡流缓速器线圈(11)共四组,都通过取样电阻(12)接蓄电池负极。电流反馈电路中,取样电阻(12)输出接运算放大器(14)的负端,精密电压源输出接运算放大器(14)的正端,运算放大器(14)的输出接1号中断控制器(15);取自仪表板的汽车速度信号接微型计算机(6)的计数器(21)的输入端。
2.一种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可以使电涡流缓速器工作于分级控制模式和联合控制模式,且联合控制模式执行时,分级控制模式被禁止;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的复位开关张开后,进入联合控制模式,并关闭分级控制模式;电涡流缓速器进入联合控制模式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根据坡度大小分配电涡流缓速器承担制动负荷比例的多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级控制模式是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根据驾驶员对电涡流缓速器组合开关(1)的挡位操作对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输出相应的确定占空比的控制脉冲,使电涡流缓速器输出一定的制动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联合控制模式是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的复位开关张开后,微型计算机(6)通过PWM控制单元获取电涡流缓速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模/数转换器(18)提取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的输入、计数器(21)和定时器(23)计算汽车速度脉冲的变化,先计算汽车实际制动力的大小,然后计算出汽车所处的坡度,再查询出预存于内部只读存储器(19)中与坡道值相对应的电涡流缓速器分担汽车匀速下坡制动力的比例,对电涡流缓速器线圈(11)施加相应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输出一定制动力矩,使电涡流缓速器满足正常工作条件时在不同的坡道上完全发挥其辅助制动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进入联合控制模式后,如果汽车所处坡道值为零,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控制电涡流缓速器不提供制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进入联合控制模式后,如果汽车所处坡道小于设定的值,由电涡流缓速器提供汽车所需的制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5)进入联合控制模式后,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22)的输入数值超过一定的数值时,使电涡流缓速器不提供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3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