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自分离式防冲击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1437.0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牟伟;高频;赵治平;仝志永;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14 | 分类号: | B64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郭德忠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分离 冲击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冲击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自分离式防冲击保护装置,属于海洋勘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高空向海洋投放远海投放探测设备时,大多采用的是应用降落伞来减缓物体的下降速度来减少设备入水时所受到水面的冲击力来保护设备的,由于降落伞所减少的阻力受到开伞的高度和入水时的角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且降落伞的价格较为昂贵,伞与设备间的解脱机构复杂,因而用于高空投送设备所需的经费过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也不是太高,故已不适宜应用于远海高空投放探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分离式防冲击保护装置,可有效地缓冲探测设备入水时受到的冲击力同时使探测设备与保护装置可靠分离。
一种无动力自分离式防冲击保护装置,一种无动力自分离式防冲击保护装置,包括上壳体、探针、非金属层、下壳体、连杆、夹持机构、支架、重物块、上导向环、下导向环、弹簧,其中,夹持机构包含固定钳板、活动钳板和凸轮连杆,非金属层的材料可由天然橡胶或其他抗震非金属制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三瓣式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圆柱形空腔结构,每瓣上壳体的轴向均有一安装探针的通孔,每个通孔上均有一段起限位作用的移动槽,每瓣下壳体上也对应有安装探针的通孔,非金属层也为三瓣式结构,外形与形成一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应;重物块底面的中心加工成圆形的凹形槽,一是起到固定弹簧的作用;二是为支架受到外界冲击时,留有足够位移空间;为保证支架入水时受力均匀,支架的底面为圆弧形结构,中心有竖直的中心杆,中心杆上销接凸轮连杆和连杆。其连接关系为:探测设备置于非金属层构成的上部空腔内部,重物块置于非金属层构成的下部空腔内部,上导向环和下导向环上下安装在重物块的凹形槽内,弹簧呈自由状态安装在上导向环和下导向环之间,支架的中心杆的上端套入弹簧并与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探针贯穿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通孔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为一体,三瓣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组合体包覆在非金属层外圆上,夹持机构由固定钳板、活动钳板和凸轮连杆通过标准连接销将其构成为一体,夹持机构上的固定钳板和活动钳板通过凸轮连杆能将其夹持在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夹持机构在弹簧与支架的作用下将下壳体的底面周向固定,探针在上壳体的移动槽处通过连杆与支架固定连接。
为确保装配完成后的防冲击保护装置能可靠的构成整体,将连杆装配完成后呈喇叭形结构,即连杆与支架连接点部位周向的直径大于连杆与探针连接点部位周向的直径,这样可保证装配完成后连杆可对上壳体径向提供一压紧力;为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保护装置不会因受到震动或其他原因而分离,在探针与上壳体的连接处设有一销钉,在投放前解脱销钉。
工作过程:当水下探测设备随该装置从高空投入水中,在装置入水时,支架受到水面对它的冲击力,此时支架克服弹簧阻力相对于重物块竖直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连杆上移,使得探针的末端与下壳体分离,解脱上壳体与下壳体间的连接,使保护装置分解,完成探测设备与该装置的分离。弹簧在整个装置中的功能主要有:一是当支架受到冲击力发生位移时,弹簧被压缩并吸收掉部分冲击能量,起到一级缓冲作用;二是保证固定夹持机构能可靠夹持下壳体。为保证空投时由于风力的影响,使防护装置入水时与水面有一角度,即不是呈垂直角度入水,在防护装置壳体与被保护设备间还设有非金属层,构成二级保护层,利用非金属层3在受到冲击时产生的变形量,再次吸收掉剩余部分的部分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为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能可靠分离,使凸轮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即凸轮连杆旋转一定角度后仍能压紧活动钳板,使得夹持机构仍能可靠地夹持在下壳体上,确保支架受到外界冲击产生位移时带动连杆运动以驱动探针发生移动,使上壳体与下壳体顺利分离;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后,支架仍然带动凸轮连杆旋转,当旋转至一定角度时,凸轮连杆对活动钳板的压紧力逐渐减小,此时夹持机构对下壳体的夹持力将减小,夹持机构与下壳体分离,这样无周向固定的下壳体由于其结构为三瓣式结构,也与装置实现分离;当下壳体与探测设备分离后,非金属层、支架、重物块和弹簧无任何约束,也与探测设备分离;在支架受到水的冲击过程中,弹簧利用其压缩变形缓冲了水对探测设备的冲击,非金属层也从探测设备四周用结构变形的方式缓冲水对探测设备的冲击。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下落过程中能自动调整入水角度,从而避免了入水角度发生较大的偏转;由于采用两级缓冲装置能极大的吸收掉入水时带来的冲击力,入水冲击力对设备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增加了设备的安全系数,降低了冲击力对设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装牙膏的针筒状容器
- 下一篇:液压式报废轿车多功能拆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