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3228.9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森;周小红;朱鹏飞;吴智华;浦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导电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透明基底和导电金属,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包括导电区和透光区,该导电区为相互连通的网线状凹槽,该透光区为该网线状凹槽围成的网格;所述导电金属填没于该导电区的网线状凹槽内,其中该凹槽的面积与该网格的面积之比小于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的网格为正多边形网格,其边长尺度小于200u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为柔性透明材料,其透光率大于8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区的凹槽深宽比大于1∶1。
5.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压印工艺:使用金属凸模在一透明基底上压印出网格图案,其中该网格的边线为凹槽,且该凹槽的面积与该网格的面积之比小于5%;
金属化工艺:对该透明基底进行金属化,使凹槽内充满导电金属;
抛光工艺:去除透明基底表面多余的导电金属,只保留凹槽中的导电金属,从而形成透明导电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工艺为湿法涂布工艺,包括:
采用连续式涂布方法,在透明基底表面涂布掺有疏水溶剂的纳米银浆;
根据自流平效应使银浆沉积于凹槽中;
加热烘烤,使银浆凝结,在凹槽中形成金属线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底上涂布一层疏水层,以加快纳米银浆往凹槽中聚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工艺为电铸工艺或溅射工艺,通过电铸或溅射,在透明基底的凹槽中生长出导电金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膜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
采用扫描光刻或平铺投影光刻,在光刻胶表面刻蚀出网格图案,该网格的边线为凹槽,且该凹槽的深宽比大于1∶1;
通过真空溅射或者化学镀的方法,对具有凹槽图形的光刻胶进行金属化,使整个光刻胶表面,包括凹槽部分,形成电极层;
带有导电层的光刻胶干板置入电铸槽中,进行金属离子的电沉积,在导电层上逐步沉积形成一定厚度金属薄板;
将金属薄板从光刻胶干板上分离,并去除光刻胶,在金属板上形成凸型的网格图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工艺为平面压印或者卷对卷辊筒压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2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核反应堆水池液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