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自动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737.5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华;徐柏林;陆正海;苏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康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29 | 分类号: | H01L21/329;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26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制造 方法 及其 自动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具体是采用装填、焊接、酸洗、梳条、预烘、上胶、胶固化、模压成型、后固化这九个步骤构成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以上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烘工艺为:将装满产品的不锈钢盘先放在一辆中转车,待梳条满一烘箱(30盘)时,再一盘一盘装进一个烘箱中,烘箱温度150℃,时间30分钟,然后再一盘一盘取出来,装上中转车送至上胶间,该工艺的缺点在于:出炉时间较长,中间环节较多,导致已清洗的管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受到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汽沾污,管芯表面被沾污后会使成品产生电性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的制造工艺,具体是一种能有效解决产品电性不良的二极管制造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主要由装填、焊接、酸洗、梳条、预烘、上胶、胶固化、模压成型、后固化八个步骤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预烘工序中,将炉内峰值温度控制在203℃-216℃;炉内温度大于150℃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预烘完毕后,将温度控制在160~180℃出炉,出炉产品置于自动输送装置上出炉,并由自动输送装置直接送至上胶工序,在输送途中,产品温度需由自动输送装置冷却至上胶所需的38℃-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二极管制造工艺的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一输送导轨,输送导轨之间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固定轴,轴上套装有滚轮或轴承;在输送导轨正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冷却支架,冷却支架上安装有若干向下对准输送导轨的冷却风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自动输送装置不需等待,直接进炉,减少了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减少了杂质离子的污染,现有进炉方式做到梳条结束即能立即进炉,以前的方式是每完成一张卡方可进炉(第一托盘与最后一托盘之间间距时间达10分钟)。
2.出炉直接连接到上胶站,做到先进先出,减少了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减少了杂质离子的污染。
3.出炉无需人工中转,减少了人为因素(进出烘箱超时或减时,人为碰弯等现象),节省了人工工时。
4.因为做到进出炉的先进先出,且有恒定的温度做保证,对产品质量保证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5.保证了产品常规电性一致性及高温性能的提高,特别是高温漏电流较更改前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输送装置的输送导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由如下步骤构成:
A、装填:按常规在石木舟中将引线排向后装下层焊片及晶粒,然后再装上层焊片压紧。
B、焊接:将装好的焊片的石木舟送进300℃以上、炉腔内充满氮气的炉中,在该路中高温烘12分钟以上,保证炉中的温度峰值在360~370℃,焊接完毕后出炉。
C、将上述焊接后的二极管半成品按常规进行酸洗、梳条。
D、预烘:将炉内的起始温度控制在100℃,然后升温,至峰值温度在203℃-216℃对产品进行预烘;预烘时炉内温度大于150℃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预烘完毕后,将温度控制在160~180℃出炉,出炉通过自动输送装置输送至上胶工序。
下面结合自动输送装置具体说明产品出炉的控制,自动输送装置如下: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输送导轨2、固定轴3、滚轮4、冷却支架5、冷却风扇6。
上述机架1上设有一水平方向延伸的输送导轨2,在输送导轨2之间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固定轴3,每根轴上套装有滚轮4或者轴承,滚轮4的滚动方向与输送导轨2延伸方向相同。
在输送导轨2的正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冷却支架5,在冷却支架5上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对准输送导轨2的冷却风扇6。
使用时,输送导轨2的前端接焊接炉的出口,末端接上胶工序相应的设备,经过焊接炉预烘后的石墨舟7在后方石墨舟的推动下依次沿输送导轨2前移,前移的同时,通过冷却风扇6吹风进行风冷,最后石墨舟从输送导轨2进入后方的上胶设备进行上胶工艺。
E、上胶:上胶为在材料温度为38~41℃的温度下以50PCS/MIN的上胶速度进行常规上胶。
F、最后是常规的胶固化、模压成型、后固化,最终成成品。以上步骤全是常规步骤,在此不再累述。
由以上步骤生产出来的二极管,由于整个生产线通过自动输送装置实现了自动的流水作业,并在局部环节的工艺条件进行改进,所得的产品具有极好的电性。能得到反向漏电流VR<1μAVR=1000V,其漏电远低于标准VR<5μAVR=10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康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康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