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9923.2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杰;高金宝;刘振强;蒋建伟;邵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48 | 分类号: | C12P7/48;C12R1/68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柠檬酸 发酵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芭焦芋干片,将其粉碎成芭蕉芋粉;
(2)向芭蕉芋粉加水,调成芭蕉芋粉浆,使芭蕉芋粉的浓度为20~35g/ml;
(3)将芭蕉芋粉浆输进喷射液化装置,调节pH至5.5~7.0,按每克芭蕉芋粉5~15个酶活单位在芭蕉芋粉浆中加入高温α-淀粉酶,并进行液化,温度控制在85~125℃,维持1~10个小时,使液化DE值为5~95%;
(4)将液化后的芭蕉芋粉浆过滤,保留滤清液;
(5)将芭蕉芋粉浆滤清液通入发酵罐,加入滤清液体积0.3~15%的有机氮源或滤清液体积0.01~2%的有机氮源;
(6)将温度升至90~121℃,灭菌15~30分钟,再降温至发酵温度35~38℃;
(7)将发酵菌种黑曲霉接入发酵罐中,并通风供氧,保持35~38℃的发酵温度至发酵结束;
(8)采用钙盐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柠檬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芭蕉芋粉的细度小于等于6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有机氮源为花生饼粉、豆饼粉、酵母粉、蛋白胨、豆粕或玉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无机氮源为硫铵、碳铵或尿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采用孢子或菌丝接种的方法接入黑曲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发酵结束为当发酵测得还原糖含量为零或接近零、产酸接近或超过种后总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9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