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擦皮除菌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3463.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平;董亚新;邱晓红;牛再兴;黄卫文;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B02B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麦擦皮除菌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均小麦产量达0.935亿吨。通过对大量国产小麦及部分进口小麦的微生物区系研究表明:小麦籽粒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植物病原真菌等,通过分析表明大部分微生物存在于小麦的表面,少部分分布在小麦的皮层内部和胚部及胚乳,在不同种收环节、储运环节、加工环节,带来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
目前,国内小麦制粉还仍沿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未考虑小麦微生物类群对小麦粉卫生指标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也无专门用于去除小麦微生物类群的专用装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申请人公开了一种小麦擦皮除菌机,能去除小麦表皮处的细菌以及杂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电机和工作舱,工作舱内安装主轴,主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其特征在于主轴周向均布有打板,工作舱内设置筛板,筛板与打板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主轴为管状,机架上安装有送风机,送风机通过风管连接所述主轴,主轴表面开有出风槽;工作舱下部的出灰口处连接吸风机;打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之间呈一个锐角的夹角;主轴螺栓连接有打板条,打板条与打板固连;主轴右端通过胀紧套连接有挡料板,挡料板周向均布圆孔,圆孔周向均布螺栓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能自动去除小麦表皮处的细菌以及杂质,且筛板不易堵塞,同时可以调节除菌效率和出料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筛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工作舱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中省略对称部分;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出料板部分的左视放大图,图中省略对称部分;
图9为图5中挡料板部分的左视放大图,图中省略对称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3,本发明包括机架5,机架5上分别安装送风机1、电机6以及工作舱3,见图5,工作舱3内安装主轴13,主轴13为管状,其右端通过轴座7与工作舱3右端连接,其左端通过皮带(图中未明示)传动与电机6连接,送风机1通过风管2与主轴13的内腔连接,其运转后可以使工作舱3内处于正压。
见图3、图5,工作舱3顶部开有进料口8,主轴13对应进料口8的一段表面设置螺旋圆钢15,可以帮助物料送入工作舱3的右部。见图5~图7,主轴13表面沿轴向均布有一组出风槽21,出风槽21的形状为细长形的孔,主轴13的另一表面同样均布有一组出风槽21,前述两组出风槽21与主轴13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主轴13表面靠近出风槽21处连接有挡料条22,可以防止小麦进入主轴13的内腔。见图5、图6,主轴13周向均布有若干打板条14,打板条14与主轴13的轴向平行,打板条14与主轴13螺栓连接,打板条14上均匀焊接有椭圆形的打板9,打板9与主轴13的轴向之间呈一个锐角的夹角,一般为30°左右。见图6两个半圆形的筛框16分别与工作舱3的内壁连接,筛框16内侧螺栓连接筛板10,筛板10的位处于各打板9的外围,筛板10与打板9间隙配合。
本发明工作时,电机6带动主轴13转动,出灰斗4连接一个吸风机(图中未画出),其运转后可以使出灰斗4内处于负压,便于收集杂质。小麦从进料口8进入工作舱3内后,受到螺旋圆钢15的推力作用继续向右侧运动,运动过程中,小麦受到打板9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被甩向筛板10,此时小麦处于筛板10与打板9之间,同时受到打板9、筛板10的摩擦力作用,使其表皮处的附带细菌、杂质被剥离开。同时,送风机1运转并向主轴13的内腔送风,气流运动至出风槽21出风,由于出风槽21为细长形的孔,使气流出槽使形成类似刷子的效果,前述出槽气流也随主轴13转动,同样对小麦有擦皮、除菌的效果。经过上述处理后小麦表皮的杂质被完全剥离,且由于前述正压作用以及离心力的作用通过筛板10前往出灰斗4。见图4,筛板10的筛孔25为长条形,比较适合小麦表面的尘土、麦芒等杂质的筛出,使筛板10不易堵塞。
经过除杂处理后的小麦受到打板9的推力作用继续往出料板11处运动。显然,由于小麦也受到前述送风机1产生的正压力,将会影响小麦的除菌效率和出料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设置了挡料板12。具体原理如下:见图5及图8,出料板11与工作舱3固连,小麦通过出料板11上均布的三个腰孔18出料,挡料板12处于出料板11的右侧,且通过胀紧套19与主轴13套接,见图9,挡料板12上周向均布有三个圆孔23,圆孔23有促进出料的效果,挡料板12与出料板11的间距可调,旋开胀紧套19上的螺栓20,则胀紧力被消除,则可以调整挡料板12在主轴13上的位置,旋紧螺栓20,则挡料板12重新与主轴13紧配合。当挡料板12与出料板11之间的间距变大时,相当于出风量变大,则前述正压效果增强,有利于小麦出料,产量增大,显然此时的除菌效果将会减弱,由于设置前述间距可调,方便操作人员自行调整。圆孔23周向均布有三个螺栓孔24,在必要时可以选用挡板17与螺栓孔24螺栓连接,将圆孔23部分或者全部挡住,进一步调整进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