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子散斑相移技术测量物体三维面形的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2648.1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赵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子 相移 技术 测量 物体 三维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利用电子散斑相移技术测量物体三维面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被测物体固定在一参考平面上,参考平面与一相移器连接,参考平面大于被测物体,参考平面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做小于5度角的转动;
2)将被测物体连同参考平面一起做小于5度角的偏转,利用光的干涉,在被测物体表面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即通过物体的偏转利用电子散斑干涉在物体表面产生干涉条纹;
3)通过相移器对被测物体表面施加相移使物光的光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参考光和物光的相位差的改变,对步骤2)得到的弯曲的干涉条纹做等四步相移,这些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会根据所加相移的大小做相应的平移,利用相移技术提取出物面的相位信息,得到包裹相位图,由于相位被包裹在(-π,π)之间,用相位展开算法把相位连续化求出被测物体的真实相位;根据相位和高度的映射关系得出物面的高度分布,从而得到物体的面形。
2.一种利用电子散斑相移技术测量物体三维面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激光器、相移器和摄像头,各元器件位置关系如下:激光器与半透反射镜I相对应,半透反射镜I分别与扩束镜I和反射镜I相对应,反射镜I、反射镜II和反射镜III依次相对应,反射镜III与扩束镜II相对应,扩束镜II与半透反射镜II相对应,半透反射镜II与摄像头相对应;扩束镜I与设置于参考平面上的被测物体相对应,参考平面与一相移器连接,被测物体与透镜相对应,透镜与半透反射镜II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6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辊的凸度控制的冷却辊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静电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