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椒果皮脱胶菌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773.0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容鹄;窦志浩;冯建成;谢辉;万祝宁;谭勇;何艾;崔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N7/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冯琼;李玉秋 |
地址: | 571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椒 果皮 脱胶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胡椒果皮脱胶菌及其在胡椒果实脱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胡椒(Piper nigrum L.)属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Piper)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原产于印度,是世界重要的热带香辛料作物,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在镇痛、镇静、抗炎、抗惊厥、保肝、杀虫、抗癌等多方面存在活性,广泛用于医学工业和食品工业。
胡椒的初产品主要为黑胡椒和白胡椒,黑胡椒是由胡椒鲜果直接晒干而成,而传统的白胡椒生产方法是由胡椒鲜果经浸泡脱皮后晒干而成,白胡椒较之黑胡椒具有香辣味柔和,色泽淡雅等优势,目前世界市场对于白胡椒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目前白胡椒的加工技术仍以传统的水沤脱皮法为主,造成产品大小不均匀,外观差,不能满足胡椒加工产业化的发展要求,阻碍了我国胡椒的大规模出口,严重制约了国内胡椒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脱皮是胡椒初加工中的关键工序,通常采用水沤脱皮、机械脱皮,酶法脱皮和微生物法脱皮4种。传统的水沤法脱皮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耗水量大、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易造成黑白胡椒粒的混杂和微生物的污染;机械脱皮法存在大量消耗化工原料和热量、成本高、胡椒受损和脱胶废液难以完全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等问题;酶法脱皮总成本高,而微生物脱皮法具有“高产、优质、高效、节能、低污染”等特点是胡椒脱皮工艺的发展方向。
目前,专门针对胡椒脱皮进行的微生物筛选报道较少,参见Vaidyanatha LyerThankaman,Raghavan Nair Giridhar.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white pepper using indigenous bacterial isolates.Biotechnology and Bioprocess Engineering,2004,9:435-439;以及唐坚,刘四新,谭勇,等.胡椒果皮脱胶菌株的筛选[J].广东农业科学,2009,7:194-195.,但其筛选的菌株用于胡椒脱皮需4-5d才能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还没有真正实现高效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胡椒脱皮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胡椒果皮脱胶菌,利用本发明所述胡椒果皮脱胶菌培养液的上清浸泡胡椒果实,2天内可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方便快捷。
本发明所述胡椒果皮脱胶菌WCZC0110是经分离培养基初筛、发酵培养基复筛和胡椒鲜果脱皮效果实验筛选出的菌株,已于2010年7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CCTCC M2010184,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对菌株WCZC0110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WCZC0110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源,其生物学特征为:菌体直杆状;大小约为0.6×3.6μm;菌株为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G+;好氧;V-P试验阳性;接触酶阳性;能分解果胶。
本发明所述胡椒果皮脱胶菌WCZC0110在4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h后进入生长的稳定期;培养4-52h内产果胶酶量较高,在24h有一个产酶高峰值;在25-40℃下培养均能产较高活性的果胶酶,最适温度为30℃;培养液初始pH为6.0-9.0时所产果胶酶活性较高,其最适pH为7.5。
本发明所述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WCZC0110,其培养液可用于提高植物果实的脱皮效率,特别适用于胡椒鲜果的脱皮。其优选的脱皮方法是:将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WCZC0110进行培养,其培养条件为温度25-40℃,种龄6-12h,培养液初始pH6.0-9.0,发酵4-52h,培养液离心取上清用于胡椒脱皮,2d内可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作为优选,所述离心为15000r/min离心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胡椒果皮脱胶菌的培养液离心后的上清在25-40℃下,浸泡胡椒鲜果,脱皮30-48h,可使胡椒鲜果的果皮腐化;脱皮后的胡椒经漂白、干燥处理后,即得白胡椒粒。整个过程周期短,操作简单,可在2天以内加工出品质高的白胡椒,解决了我国在白胡椒加工中存在的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品质低等难题,为胡椒优质、高效、节能、低污染型加工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保藏日期:2010年7月20日;
保藏机构: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武汉大学;
菌种保藏号:CCTCC M 20101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未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行星减速机
- 下一篇:苯系化合物兼性厌氧降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