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0138.0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贺长水;孙宝林;丁爽;任建国;姜华;高明杰;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16 | 分类号: | G02B23/16;G01B1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虹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二维 跟踪 瞄准 | ||
1.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身架(2)、目视图像采集机构(3)、望远镜系统(4)、电控系统、方位驱动机构和俯仰驱动机构,电控系统、方位驱动机构和俯仰驱动机构安装在身架(2)内,目视图像采集机构(3)固定安装在望远镜系统(4)上,望远镜系统(4)固定安装在身架(2)外侧上部,电控系统与目视图像采集机构(3)、方位驱动机构和俯仰驱动机构数据线连接,方位驱动机构和俯仰驱动机构结构相同,包括蜗杆传动齿轮(11)、电机轴(12)、蜗杆(13)、蜗轮(14)、摩擦片(15)、消隙簧片(16)、蜗轮定位轴(17)和电机传动齿轮(18),蜗轮(14)的轮毂上加工槽用来安装摩擦片(15),摩擦片(15)与蜗轮定位轴(17)上部的外圆周接触,通过摩擦片(15)的摩擦力保持蜗轮定位轴(17)和蜗轮(14)之间相对静止,电机轴(12)和蜗杆(13)轴线平行安装,电机轴(12)和蜗杆(13)一侧分别安装蜗杆传动齿轮(11)和电机传动齿轮(18),蜗杆传动齿轮(11)和电机传动齿轮(18)啮合连接,蜗杆(13)和蜗轮(14)啮合传动,在蜗杆(13)与蜗轮(14)啮合端的端头安装消隙簧片(16),方位驱动机构的蜗轮定位轴(17)固定安装在基座(1),蜗杆(13)与身架(2)固连,俯仰驱动机构的蜗轮定位轴(17)固定安装在望远镜系统(4)上,蜗杆(13)与身架(2)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视图像采集机构(3)包括一组远心镜头和CCD相机,远心镜头和CCD相机安装在与望远镜系统(4)目镜共轭的90°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驱动机构的蜗轮定位轴(17)的轴线与俯仰驱动机构的蜗轮定位轴(17)的轴线垂直,方位、俯仰的旋转角度由光栅码盘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片(15)为弧形,数量不少于2片,在蜗轮定位轴(17)的外圆周上均匀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片(15)选用铍青铜、弹簧钢或尼龙制成,厚度为0.5mm,公差为自由公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系统集成在主控板上,包括电机驱动电路、准直偏差角计算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其中准直偏差角计算模块利用公式计算准直偏差角β=K×(V1-V2)/(V1+V2),其中β为准直偏差角,K为方位常数且K=K1×K2×K0,K1和K2是放大器放大倍数,K0是角度标定常数,V1和V2是望远镜系统(4)的PSD器件输出代表光点位置的两路电流输出信号I1和I2经由I/V变换后变成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望远镜系统(4)的准直光源发射、接收共用同一光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二维跟踪瞄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13)在蜗杆传动齿轮(11)的外侧延伸至身架(2)外安装手轮,通过手轮手动调整身架(2)水平和俯仰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1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浪兼护栏结构
- 下一篇:三桁式连续钢桁梁顶推装置及其布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