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含热敏性维生素C的液态乳制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8514.2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巴根纳;赵六永;孙远征;马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8 | 分类号: | A23C9/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地址: | 01008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热敏性 维生素 液态 乳制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含热敏性维生素C的液态乳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被称为“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牛奶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种氨基酸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奶蛋白质是全价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8%。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只能靠通过外来摄取满足自身正常的需求,维生素C的缺乏会给生物体正常的功能带来影响,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在贮藏、加工和烹调时,容易被破坏,同时它还易被氧化和分解。
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弹性,预防色斑;
2、维生素C可促进伤口愈合,治疗外伤、灼伤,加速手术后的恢复;
3、维生素C可促使蛋白质细胞互相牢聚,有助制造胶原,防止衰老,延长生命;
4、维生素C可有助于治疗牙龈出血;
5、维生素C可以帮助机体吸收铁质,分解叶酸;
6、维生素C能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的形成;
7、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的产生;
8、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发生;
9、增强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之疗效;
10、预防滤过性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具有抗癌作用;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11、可治疗普通的感冒,并有预防的效果;可使蛋白质细胞互相牢聚,从而能延长寿命;
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
1、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牙龈出血,容易产生淤血、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2、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贫血;
3、缺乏维生素C会成长缓慢、骨骼形成不全;
4、长期轻度缺乏维生素C可能种下心脏病及癌症因子;
严重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如果将牛奶和维生素C混合食用,既可以满足人体对于牛奶营养的需求,又可以实现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众多的保健功能,而且还可以因为其抗氧化作用使产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风味。因此,牛奶和维生素C无论从营养学上讲还是从液态奶制品的研发上讲,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做法,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把牛奶和维生素C相结合的产品。
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常规的天然维生素C,但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降解,所以维生素C制取和保存的温度应越低越好。而目前的液态奶产品基本上全是超高温灭菌产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溶解稳定剂、均质和超高温灭菌都会使物料的温度至少在65℃以上,而在超高温之前都不可避免的经过这些步骤,如在此之前把维生素C加入物料中都会经过65℃以上的温度,从而导致维生素C的降解,最终使产品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如果多添加维生素C的话又会使产品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含热敏性维生素C的液态乳制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备含热敏性维生素C的液态乳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维生素C,得到维生素C溶液;
2)在正压的无菌填充室内包装上述维生素C溶液;
3)以小于或等于10Kgy的吸收剂量辐照灭菌维生素C溶液;
4)配制牛奶基料,并均质、灭菌;
5)向牛奶基料中无菌添加上述辐射灭菌的维生素C溶液,然后无菌灌装。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含热敏性维生素C的液态乳制品,基于该液态奶制品的总质量,其中主要含有:牛奶30~98.7wt%,稳定剂0.15~1.0,维生素C 0.1~0.5wt‰,酸度调节剂0.2~0.7wt%,水余量,所述稳定剂由增稠剂与乳化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