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瓣生产快速成熟的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8296.1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钦同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A23L1/20;C12N1/00;C12N1/14;C12R1/785;C12R1/8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瓣 生产 快速 成熟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用调味品,特别涉及一种豆瓣生产快速成熟的新工艺。
技术背景
豆瓣是以蚕豆或大豆等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保持蚕豆或大豆瓣原形的半流动粘稠体或半固态调味品。豆瓣起源于四川民间,由家庭制作发展为工业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豆瓣制作技术也随之流传,长江沿岸各省市亦有生产。
目前我国豆瓣生产工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自然发酵方式生产,常见的有两种方法:1、采用家庭生产的方式:以蚕豆或大豆、面粉为原料,利用天然发酵制成豆曲,加入盐水在室外瓦缸中,日晒夜露,经过发酵制成豆瓣;2、手工作坊式生产方法:以蚕豆或大豆、面粉为原料,经过加工,在曲室中利用纯粹培养的种曲制成豆曲,加入盐水在室外瓦缸中,日晒夜露,经过发酵制成豆瓣。上述两种采用自然发酵方式生产豆瓣,由于投料受生产季节限制,原料利用率低,卫生指标不易控制,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发酵周期长,一般长达6-12个月,甚至更长达一年以上,既占用了生产用房,又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运转困难,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一类是速酿工艺,其优点是发酵周期短、产量高、品质稳定,但风味差,极大限制了其工业化发展。因此如何在加快豆瓣成熟期,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改善豆瓣的风味口感和营养成分,增加效益,是当前行业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豆瓣生产快速成熟的新技术,使用该技术制成的豆瓣产品不仅风味口感和营养成分有较大改善和提高,而且生产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本发明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1)复合发酵菌剂的制作:由豆豆毛霉、米豆根霉和豆工生物菌按菌量配比为1∶1∶1组成复合发酵菌剂。
(2)黄豆挑选: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新鲜、含蛋白质高、无虫蚀,无霉变的黄豆。
(3)黄豆清洗:黄豆经清洗机清洗三次,去除黄豆表面的泥沙、尘土及微生物。
(4)黄豆浸泡:清洗干净的黄豆投入不锈钢桶内,加入水,水加至淹没黄豆30厘米左右,浸泡6-8小时,中间换水一次,当浸至豆粒90%以上无皱纹,水分含量在48%左右时,将水沥干备用;
(5)黄豆蒸煮:将水沥干的黄豆放入蒸桶,用蒸汽蒸煮。蒸煮温度100℃,蒸煮时间50-60分钟左右。蒸好的黄豆有豆香味,用手指捻压豆粒能成薄片且易粉碎,水分含量在45%左右即为适度;
(6)制曲:黄豆蒸煮冷却至30-35℃,接入0.01%-0.03%复合发酵菌剂,拌匀入曲床,厚约2厘米,保持室温25-35℃,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曲,36小时后豆粒布满菌丝即可出曲;
(7)豆瓣:将蒸好的黄豆放入不锈钢桶内,加入黄豆量的三份之一的曲,拌匀后再加入等量的含盐量18-20%的盐水,密封三天后即为豆瓣;
(8)汤汁:将水47%,白糖15%,盐6%,山梨醇液22%,食用酒精8%,醋2%拌匀,充分溶解后备用;
(9)装瓶:将豆瓣装入玻璃瓶内,约占容量的80%,再注入汤汁,约占容量的20%;
(10)真空封盖:用真空机抽真空且将瓶盖密封;
(11)发酵:真空封盖后的产品放入发酵间发酵,温度20-30℃,发酵时间25-30天;
(12)豆瓣的包装:发酵成熟的产品贴上标签,喷上生产日期装箱即可销售;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发酵菌剂培养方法如下:
1、平面培养:
培养基为:大麦50克 水30-50克 葡萄糖1克
方法如下:
1)每个平板加入约1厘米高的培养基;
2)每个平板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公式为30′/121℃;
3)灭菌后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复合发酵菌剂2-3颗,振荡均匀,放入温度30-35℃的培养箱内,培养2-5天即可。
2、扩大培养:
培养基为:大麦500克 豆腐渣250克 碎米50克 水80-100克
方法如下:
1)每个三角瓶装入约2厘米高的培养基;
2)每个三角进行30′/121℃灭菌处理;
3)接入占总量3-5%的平板分离菌.振荡均匀,放入温度30-35℃的培养箱内,培养3-5天即为复合发酵剂的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钦同,未经张钦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麻苦丁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人参速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