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以及含有此设备的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9501.5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寿翰;金大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C16/02 | 分类号: | G11C16/02;G11C16/06;G11C1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钱大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易失性 存储 设备 以及 含有 存储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2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No. 10-2009-0015933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整个内容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以及包含此设备的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快闪存储设备是在掉电后仍保留所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快闪 存储设备能够用具有电擦除和编程能力的半导体存储设备来实现。快闪存储 器已经被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可执行代码保存存储器,以及用作必须具有高密 度和高速度特点的移动设备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快闪存储设备可以被分为NAND快闪存储设备或者NOR快闪存储设 备。NOR快闪存储设备具有传统的存储单元结构,一个位线上并联连接有 多个存储单元。相反,在NAND快闪存储设备中,一个位线上串联连接有 多个存储单元。NOR快闪存储设备执行编程和读操作的速度可比NAND快 闪存储设备更快。为此,NOR快闪存储设备已经被广泛用于需要快速读/编 程的应用中。
但是,与NAND快闪存储设备相比,NOR快闪存储设备可能更难以在 增加存储容量的同时使半导体芯片小型化。一种在一个物理存储单元中存储 多个数据位的多电平单元(MLC)存储系统已经被采用以便在不增加芯片尺 寸的情况下增加存储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单元阵列,含有 被排列在字线和位线交叉点上的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被配置为根据地址 选择字线之一;写电路,被配置为将编程数据写入与所选择字线相连的存储 单元中;以及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地址译码器和写电路,以便在写操作 期间顺序地执行多个条带(band)编程(写)操作,其中,在每个条带写操 作期间,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选择下一个条带写操作的写条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系统,包括: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以 及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 括:单元阵列,含有被排列在字线和位线交叉点上的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 被配置为根据地址选择字线之一;写电路,被配置为将编程数据写入与所选 择字线相连的存储单元;以及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地址译码器和写电路, 以便在写操作期间顺序地执行多个条带写操作,其中,在每个条带写操作期 间,所述控制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选择下一个条带写操作的写条件。
在写操作期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可以顺序地执行 多个条带写操作,并且在条带写操作中选择下一个条带写操作所使用的优化 的写条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可以利用优化的写条件来 执行写操作。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实施例。然而,可以以不同 的形式来实例化本发明,而不应当将本发明理解为仅限定于这里所提出的实 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是更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实施 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参考编号表 示相似的元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在各个附图中相似的参考编号表示相似的部件,除非有其它的指定, 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00的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00的编程顺序的图;
图3是显示在图1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00的写操作期间,在每个条带 中所使用的电压的时间-电压图;
图4是图1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00的第一写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更详细地描述图4中的编程步骤S12的流程图;
图6是描述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图4中的步骤S13的验证操作的流程 图;
图7是图6中的验证电平的分布图;
图8是更全面描述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图4中的步骤S13的验证操作 的流程图;
图9是图8中的验证电平的分布图;
图10是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00的第二写方法 的流程图;
图11是描述在图10的验证操作期间选择下一个条带所使用的条带寄存 器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描述在图10的验证操作期间选择下一个条带所使用的条带寄存 器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