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317.0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锋;曹明章;孙华英;文伯健;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2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吡丙醚 杀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吡丙醚和多杀菌素。
背景技术
蓟马是一种缨翅目害虫,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常见于瓜豆类蔬菜和果树。具有种群密度大,体形小,易暴发等特点。主要危害嫩花、嫩梢和小果,可造成严重损失,损失率可达10%-50%。近年来在海南瓜豆种植区;广东果区、花卉等种植区上升为主要害虫。主要的防治药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单独使用已经不能有效防治该害虫。
开发新农药品种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蓟马的抗性发展速度。这样一来,农药的复配就显得非常有价值,特别是作用机理不一样的高效药剂的复配,可以提高药效,并且延缓抗性的发展,以延长有效成份的使用寿命。
多杀菌素(英文名:Spinosad),又名多杀霉素,是一种新型防治蓟马的高效药剂,长期在瓜豆上单一使用防治蓟马易产生抗性,为保护多杀菌素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药剂进行复配。
吡丙醚(英文名:pyriproxyfen),又名灭幼宝,本品属苯醚类杀虫剂,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杀卵活性。同时具有内吸作用,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该药剂主要用于防治公共卫生害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增效显著,对作物害虫和卫生害虫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减少农药用量;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在作物害虫和卫生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抗性研究和田间试验,发现吡丙醚与多杀菌素以一定比例复配,增效明显,其复配制剂对卫生害虫和作物害虫具有良好防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进行不同配比的生物活性测定,不同配比的活性测定后通常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增效作用。以增效配比为有效成份配制成适合的制剂,用于防治害虫,可以有效降低药剂的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延缓抗性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组合物的特征是以吡丙醚和多杀菌素为有效成分,多杀菌素与的吡丙醚质量比例为100∶1~1∶100,优选的比例为1∶1~1∶20。
本发明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加工成适合使用的任意剂型制剂,优选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胶囊悬浮剂、饵剂和悬乳剂。所述吡丙醚和多杀菌素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1%-85%,优选5%-50%。
本发明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上的害虫和卫生害虫,尤其适用于防治蓟马和蚁类。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有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不同有效成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防治谱不一样,两者复配可以扩大防治谱;(3)可以减少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4)组合物中两者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互不相同,有明显增效作用,组合物的应用有助于延缓害虫抗性发展,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一:吡丙醚与多杀菌素对蓟马室内毒力测试
试验采用蓟马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
(1)试验药剂及试虫:
95%吡丙醚原药(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90%多杀菌素原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试虫采自海南三亚。
(2)试验方法:
花蓟马: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4-2008》。试验方法采用浸叶法。采用直径1cm的豇豆叶碟浸系列浓度药液5秒,取出晾干后放入指形管中。对照浸清水。每支指形管接入20头蓟马若虫。隔天放入新鲜豆叶蝶。120小时后查结果。以蓟马若虫不动为死亡标准,计算死亡率,以死亡率和系列浓度计算室内毒力。
(3)统计分析
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杀虫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噻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木耳菌种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