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浓缩汁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1841.3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仓学;李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74;A23L2/8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浓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高淀粉物料浓缩汁的制备,具体指一种甘薯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旋花科甘薯属的一个重要栽培品种,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番薯、山芋或红苕等。甘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起到保健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较高,它富含淀粉,一般含量占鲜薯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左右,随品种不同而异。可溶性糖占鲜薯重的3%左右。甘薯的保健作用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记载,并说食用甘薯使人长寿。甘薯除含有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外,特别是含有防癌作用的脱氢表雄甾酮、多糖胶原蛋白、赖氨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是其它食品望尘莫及的。
我国的甘薯资源十分,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1位。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甘薯直接作饲料的占50%,工业加工占15%,直接食用占14%,用作种薯占6%,另有15%因保藏不当而霉烂掉,但由于没有进行深加工,其价格低廉。
目前在甘薯浓缩汁作为其深加工产品方面,如专利号为ZL97107918和ZL01124157公开了一种红薯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甘薯汁液有沉淀,是一种浊汁饮料,不利于饮用;而专利号为ZL200610012489公开的一种浓缩红薯浓缩清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工艺是红薯经过去皮、榨汁、酶解等,此方法的缺点是在机械去皮过程中有大量的营养成分损失,物料已发生严重褐变(与空气接触时间长),影响浓缩汁颜色;榨汁过程使大量的营养成分随渣排出,营养成分的损失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薯浓缩汁的制备方法,尤其适宜于含淀粉高的物料制备浓缩汁,以解决现有制备工艺带来的液汁沉淀、营养损失大及影响液汁色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甘薯浓缩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测量甘薯淀粉含量;将甘薯的品种不同(以肉的颜色分为紫甘薯、黄甘薯、白甘薯等),制备出的浓缩汁色泽不同,选择没有伤冻,无腐烂、无病虫害的甘薯原料进行清洗后,进行破碎打浆,得打浆液;
2)液化:将打浆液转入液化罐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加入耐高温淀粉酶,升温95℃-100℃,保温30分钟;
3)糖化:将液化好的甘薯物料转入糖化罐中,降温到55℃-60℃,调节pH值为4.3-4.5,加入糖化酶,糖化15小时后升温到80℃,保持15分钟后用滤纸进行过滤;
4)超滤:将过滤液转入到保温罐中进行澄清,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3.2-3.5,温度42℃-45℃,加入果胶酶,添加量为1.2mL/L,保温45分钟后进行二次过滤,然后将滤液进行超滤;
5)浓缩:经过超滤的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抽真空浓缩,温度60℃-65℃,压力为0.09-0.1MP,得到固形物含量为60%-65%的浓缩汁,即为甘薯浓缩汁。
上述步骤1)中的打浆液按甘薯∶水=1∶3的比例进行,浆液粒度≤20目。
上述步骤2)中的耐高温淀粉酶添加量与甘薯淀粉含量的比例为:10-15∶1。
上述步骤3)的糖化酶添加量为每克原料200-300单位。
上述步骤3)的糖化15小时过程中,每30分钟搅拌一次。
上述步骤5)的超滤滤膜孔径为50k,输入压力30psi,输出压力10psi。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经过采用了糖化和超滤工艺,不仅甘薯中的淀粉完全转化成葡萄糖,很好的利用了淀粉,营养完全,同时解决了甘薯汁中因淀粉的存在和果胶、悬浮分子等大分子引起的沉淀。
(2)采用真空浓缩工艺,不仅有效的保存了营养成份,同时保持了甘薯汁原有的色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孕妇肚兜
 - 下一篇:右置驾驶室重型卡车选换挡过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