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4053.6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雷;陈志鹏;李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上具有大功率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切换成发电模式,人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实现能量利用的最优化。具体的能量回收方式是在车辆制动或者减速行驶时,将电机切换到发电模式,电机在辅助制动的同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电池中,从而实现续航里程的增加。
从能量回收和制动安全两个角度考虑,都必须要获取准确的汽车制动强度信号,使能量回收控制单元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工作,可以说,制动信号的采集是能量回收系统的重要环节,必须有合适的部件来保证其工作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准确获取汽车制动强度信号的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为汽车的能量回收系统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保证制动安全和能量回收工作顺利。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助力装置、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关键在于所述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及其连接管路所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连接。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车辆制动或者减速行驶时,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压力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即向整车控制器输出相应的制动液压力变化的信号值,整车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制动强度,并以此来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当制动强度比较小时,整车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比较小或者不发电,以避免制动过度而浪费能量;当制动强度比较大时,整车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比较大,这样可以在保证制动效果的同时,将多余能量进行回收利用。为了减小误差,还可通过整车控制器端的软件修改以实现驾驶员制动请求的准确解析。
为使压力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准确,所述压力传感最好安装在制动主缸的靠近制动液输出口一侧的缸壁上,此处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最接近制动轮缸内的制动液压力,因此所测得的数据最为准确。
为保证制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系统还可以采用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所述压力传感器共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工作腔的侧壁上。在制动过程中,整车控制器综合分析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准确判断制动进程及制动强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
所述压力传感器最好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本实用新型将整车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通过采集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的压力,使整车控制器获取到更直接、准确、可靠的制动强度信号,从而可以使能量回收系统更加精确,制动能量回收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助力装置、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如图1所示,制动主缸1与推杆2连接,其内部设置有回位弹簧6、活塞3,其顶部与一个储液罐4连通。制动主缸1靠近制动液输出口5一侧的缸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连接(图中未画出)。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车辆制动或者减速行驶时,制动主缸1内的活塞3在推杆2的推动下向制动液输出口5一侧移动,使制动液输出口5附近的制动液压力增大,压力传感器7即向整车控制器输出相应的制动液压力变化的信号值,整车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制动强度,并以此来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当制动强度比较小时,整车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比较小或者不发电,以避免制动过度而浪费能量;当制动强度比较大时,整车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发电扭矩比较大,这样可以在保证制动效果的同时,将多余能量进行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