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8679.1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4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学;曲宝建;凌栋梁;任建华;朱意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栋梁;杨树学;曲宝建 |
主分类号: | A01D15/04 | 分类号: | A01D15/04;A01D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400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城东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马铃薯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铃薯收获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型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薯类机械化收获机具大都属于大中型规模,配套动力大(配套动力≥13.2kW),作业范围大多是农场式种植形式,大面积粗放型作业,但是对于山区、丘陵等地形,再加上我国农业体制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地块比较小,规模较大的薯类机械收获机难以推广,因此,种植收获都是靠人畜力生产方式,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约了薯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国外进口薯类收获机具价格昂贵,服务维修困难,从经济角度来说,超出了农户的能力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配套动力大不适合小型地块作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型马铃薯收获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其要点是机架的上面头端设有与手扶拖拉机动力机构连接的变速箱;机架的下面设有固定底架,固定底架上设有钢条筛网,固定底架的前端设有犁铲和位于犁铲后面的传动机构与支撑轮,固定底架的后端设有拨轮;传动机构通过链轮与拨轮连接,钢条筛网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机构和拨轮的传动轴连接。
所说支撑轮的后面设有刮泥板。
为了提高碎土和疏松土壤的效果,所说的犁铲呈凸面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该机具直接和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对接安装,动力传递可靠,避免了现有机具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出现皮带打滑和变速箱输出轴易受冲击而弯曲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适合用于山地和丘陵地等小地块的马铃薯收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机架2,机架2的上面头端设有与手扶拖拉机动力机构连接的变速箱1;机架2的下面设有固定底架,固定底架上设有钢条筛网7,固定底架的前端设有犁铲3和位于犁铲3后面的传动机构8与支撑轮4,固定底架的后端设有拨轮6;传动机构8通过链轮与拨轮6连接,钢条筛网7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机构8和拨轮6的传动轴连接;支撑轮4的后面设有刮泥板5;犁铲3呈凸面三角形结构。
作业时,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的动力经变速箱1通过传动机构8带动拨轮6旋转,再带动钢条筛网7向后运动;在手扶拖拉机的牵引下,犁铲3将马铃薯和土层一起铲起送入钢条筛网7,马铃薯继续向后传送,泥土则通过钢条筛网7漏在地上,实现马铃薯和泥土的分离;分离完成后,马铃薯被直接成条状铺放在地上,经人工捡拾即可完成收获。
该机具直接和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对接安装,结构紧凑,动力传递可靠,避免了国内现有机具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出现的皮带打滑、变速箱输出轴易受冲击而弯曲的现象出现。每个单犁铲设计成凸面三角形,提高了碎土和疏松土壤的效果。优化筛网倾斜角和筛条间歇,既便于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又保证了马铃薯和土壤的分离效果。犁铲3的挖掘铲入土角可以根据不同土壤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保证挖掘深度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栋梁;杨树学;曲宝建,未经凌栋梁;杨树学;曲宝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通话数字录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