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072.8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民;杨阳;王文卫;金赛标;孙兴葱;郭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B25J3/00;B25J3/04;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检测 分拣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对铆有螺柱的工件进行自动检测分拣的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箱中或者笔记本电脑的底座上一般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上铆设有若干螺柱,利用这些螺柱将主机板固定,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固定板经常会出现漏铆螺柱的情况,影响后续的装配流程,因此,在生产时要求对所铆接螺柱的固定板进行检测,以防发生漏铆的现象。
传统的检测及分拣一般由人工进行,不仅耗时耗力,检测效率低下,而且这种检测方式还依赖于检测人员的主观条件,容易发生误检、漏检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进行检测分拣的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
一种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包括检测探针、处理器、控制器、工件传送单元、检测单元、工件搬运单元以及分拣单元;所述工件传送单元包括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用于将工件传送到检测工位,输出单元用于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输出;所述检测探针用于感应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点,并生成感应信号;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检测探针相连,用于将所述感应信号进行预定的运算后产生检测结果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若检测结果合格,所述工件搬运单元将工件自检测工位搬运到输出单元;若检测结果不合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拣单元承接所述工件搬运单元移出的工件。
一种工件检测及分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工件输送到检测工位;
吸附工件并对工件上的待检测点进行感应,生成相应的感应信号;
对感应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该工件是否合格;
若检测工件合格,直接将工件输出;以及
若检测工件不合格,发出工作指令给分拣单元,控制分拣单元运动将不合格工件拣出。
上述工件检测分拣装置及方法通过对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点是否存在螺柱进行感应,并对感应所得的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利用分拣单元将不合格工件拣出并分流,实现了自动化检测分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件检测分拣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工件检测分拣装置的检测单元与分拣单元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工件检测分拣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工件检测分拣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控制箱10、工件传送单元20、检测单元30、工件搬运单元40以及分拣单元50。
控制箱10下方设有若干脚轮用于移动工件检测分拣装置。控制箱10上方设有平台12。工件传送单元20、检测单元30、工件搬运单元40以及分拣单元50均设置于控制箱10的平台12上。
该工件传送单元20包括输入单元22及输出单元24。输入单元22与输出单元24设置于同一条线上。输入单元22邻近输出单元24的一端设有检测工位,并于检测工位的末端设有定位块222。输入单元22用于将待检测工件100传送到检测工位进行检测。该定位块222用于在待检测工件100传送到检测工位时对该待检测工件100进行定位。输出单元24用于将检测合格的工件100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单元22与输出单元24为传送带。
请一并参阅图3,检测单元30包括检测探针32、暂存器34、处理器36以及控制器38等。
检测探针32用于对准待检测工件100上的待检测点,以感测该待检测点上是否有螺柱存在。检测探针32的数量对应于待检测点的数量设置。该检测探针32相应于待检测的螺柱的特性而设置,例如,该检测探针32可以是电容式接近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永磁检测探针或者压感感应器。
检测探针32根据所感应的结果生成相应的感应信号,例如,当待检测点有螺柱存在时,检测探针32生成的感应信号为高电平,而当待检测点没有螺柱存在时,检测探针32则生成的感应信号为低电平。
暂存器34与检测探针32相连,用于接收检测探针32所生成的感应信号,并将各检测探针32的感应信号暂存。
该暂存器34可以是Intel公司的8255A系列的接口芯片,每片8255A接口芯片可以与24个检测探针相连,而暂存24个待检测点上所获得的感应信号。相应地,若待检测点的数量多于24个,则可以采用多个8255A接口芯片与检测探针3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盘下罩与骨架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