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688.2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来;曹明章;曲哲;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8 | 分类号: | A01N43/828;A01N43/54;A01N37/50;A01N47/24;A01N43/40;A01N43/88;A01N37/3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活化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含有活化酯和一种甲氧丙烯酸酯类杀 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植物病害。多为外 寄生性,菌丝体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叶、茎、嫩梢、芽、花和果实的 表面,并产生大量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构成的肉眼可见的白色粉 状物。
白粉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为害双子叶植物尤为普遍。中国主要的白粉病 有由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引起的禾谷类白粉病;由苍耳单丝壳 (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的瓜类、豆类、麻类等多种植物的白粉病;由 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引起的葡萄白粉病;由榛球针壳(Phyllactinia corylea)引起的桑、梨、柿、核桃、栗、荔枝、番木瓜等80多种树木的白粉病; 由蔷薇单丝壳(Sphaerotheca pannosa)引起的蔷薇属花卉的白粉病等。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有 的种存在不同的生理型,如引起莴苣霜霉病的莴苣盘梗霉(B.remiarlactuca e)和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常见的 霜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甘蔗霜霉病和大豆霜霉病等。烟草霜霉病是毁灭 性病害。
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 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 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 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 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 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
在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上,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霜灵和一 些保护性药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 降低。同时药剂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加重了环境污染。
活化酯是苯并噻二唑羧酸酯类植物抗病激活剂。活化酯英文名称: acibenzolar化学名称:苯并(1、2、3)噻二唑-7-羧硫代酸-S-甲酯 试验代 号CGA245704,简称BTH 分子式:C8H6N2OS2
活化酯通过激活作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获得抗性,从而抗御白粉病、霜霉病、 锈病等病害。适宜的作物有水稻、小麦、蔬菜、香蕉、烟草等。
将活化酯与其它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应用,有增效作用的组合物 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效,降低用药量和成本,还有助于避免病菌抗性的发 生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速度,可以解决目前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的抗性和成本 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性风险小、成本低、药效好、持效期长 的杀菌组合物。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的发现活化酯和甲氧丙 烯酸酯类杀菌剂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有显著的增效 作用。
所述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包括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苯氧菌胺、 醚菌胺、肟菌酯、啶氧菌酯、氟嘧菌酯、烯肟菌酯、苯醚菌酯、烯肟菌胺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天然产物Strobilurin为先导化合物合成而 来,通过阻碍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属于病 原菌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锈病, 稻瘟病,黑星病,白腐病均有很高的防效,使用剂量低、作用机制独特,兼具 一定的保护作用。
嘧菌酯:英文通用名Azoxystrobin,化学名称(E)-2-(2-(6-(2-氰基苯氧 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C22H17N3O5。由先正达公 司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 作用,有渗透性和内吸活性,对谷物、蔬菜、果树等作物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结核病人检查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钻锁定型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