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7672.5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翟立君;孙博;冯永波;赵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5 | 分类号: | H01L21/285;H01L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沉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半导体的制造工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半导体的制造流程中,多次涉及薄膜的沉积。
薄膜的沉积都是在炉管中进行的,以多晶硅栅的沉积为例,可将晶圆放置在炉管中,并向炉管内通入反应气体,例如硅烷,从而在晶圆表面沉积一层多晶硅栅。
为了对现有技术中的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进行清楚地说明,首先对炉管进行简单介绍。
图1为炉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加热器(Heater)、由石英构成的反应腔(Quartz tube)、底盖(Cap)以及晶舟(Boat),其中,各部分均是可拆卸的。
底盖和晶舟相连,并能在外界驱动系统(未图示出)的驱动下带动晶舟上下移动;晶舟用于装载晶圆,通常,一次可装载一批晶圆,一批晶圆包括100~150片,如图1所示,每个格子上可放置一片。当需要装载晶圆时,底盖带动晶舟向下移动,离开反应腔,晶圆装载完毕,底盖带动晶舟向上移动,进入到反应腔内,并和反应腔一起构成密闭结构。另外,反应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输入反应所需气体和排出废气。
加热器位于反应腔外,用于对反应腔进行加热。在大多数炉管的设计中,加热器的主体部分呈现圆柱形状,并采用石棉等材料制成的顶盖封住顶部。通常,加热器的主体部分的最外层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中间是一层绝热层,主要是为了防止反应腔内的温度向外扩散,绝热层里面为加热电路,由环绕在绝热层内壁上的电阻丝等构成。
为了使加热更为均匀,加热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为4或5个温区(Zone),每个温区的加热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分别用于对反应腔内的不同区域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图2为加热器的不同温区的示意图。假设共分为A、B、C、D、E 5个温区;可以看出,虽然对于不同的温区来说,其不锈钢层和绝热层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加热电路是完全独立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这5个温区分别用于加热反应腔的上部、上中部、中部、中下部以及下部5个不同的区域。
另外,通常,每个温区均可设置一个温度控制器(未图示出),其厚度与加热器的不锈钢层加绝热层的厚度基本相同,可从加热器外壁伸入到内壁侧,用于检测每个温区的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以便系统根据需要对每个温区的温度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仅为一种可能的炉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炉管中可能还会包括其它组成部分,由于与本发明所述方案无直接关系,故不再一一介绍。
下面,对现有技术中的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进行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炉管的反应腔内通入反应气体。
从进气口向炉管的反应腔内通入反应气体,反应气体的主要成份为硅烷,但是,根据产品在工艺上的需求,还需要在反应气体中掺入磷(P),由于P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单独存在,因此反应气体中掺入的气体为氢化磷(PH3),PH3进入反应腔后,在反应腔中就可分解为P和氢气(H2)。
反应腔内的平均温度约为500℃至620℃。
步骤二,反应气体在晶圆表面沉积为多晶硅栅。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晶圆的表面沉积多晶硅栅,反应气体在炉管的反应腔内壁和晶舟上也沉积有多晶硅栅,同时,未反应的硅烷和P也会沉积在反应腔内壁和晶舟上。
可见,在实际应用中,当前批多晶硅栅沉积完毕后,下一批晶圆被送入炉管后,当前批多晶硅栅沉积时在反应腔内壁和晶舟上沉积的P会参与下一批多晶硅栅的沉积,可是,当下一批多晶硅栅沉积时,反应气体仍然包括PH3和硅烷,因此,对于下一批多晶硅栅来说,P就会过量,过量的P会在所沉积的多晶硅栅的表面析出,从而在多晶硅栅的表面形成晶体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能够避免多晶硅栅的表面形成晶体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晶硅栅的沉积方法,在N批次多晶硅栅的沉积过程中,当进行每一批次多晶硅栅的沉积时,向炉管的反应腔内通入反应气体,反应气体在晶圆表面沉积为多晶硅栅,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批次中的每M批次多晶硅栅沉积完毕后,将晶圆从反应腔中取出,并向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小于N的正整数。
M为1或3。
当通入氧气时,氧气包含在混合气体中,混合气体的成份为氧气和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器的药量监控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前端制造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