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冻带壳即食鲍鱼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7588.5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万成;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5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冻 即食 鲍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即食品,尤其是指速冻带壳即食鲍鱼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日益追求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特别是海产品中的鲍鱼。鲍鱼是一种 名贵的海珍品,是海洋中氨基酸含量最全面,脂肪、胆固醇最低的生物之一, 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出色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鲍鱼多 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是药食俱佳之物。因此鲍鱼的医药保健价 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但是,鲍鱼鲜品、活品其本身不易保存,又因受到生产季节、生产地域的 限制,难以满足市场对鲜食鲍鱼的大量需求。而目前通常是将鲍鱼加工成盐干 及淡干等鲍鱼产品,其在营养成分、感官、形状、风味等方面均被改变,失去 鲍鱼原有的特色,而且在食用时需泡发等繁琐步骤,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鲍鱼原有风味且食用方便 的速冻带壳即食鲍鱼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原味、且食用方便的速冻带壳即食鲍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冻带壳即食鲍鱼的制备方法,其中,
该速冻带壳即食鲍鱼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步骤:
将鲍鱼在2-8℃入味30-50分钟,期间每隔10-15分钟搅拌一次,入味液配 比:食用盐1.0-2.0%、绵白糖0.3-1.0%、味精1.0-2.0%、酱油1.0-2.0%、鸡精 1.0-2.0%,其他为纯净水;
将入味后的鲍鱼去壳取肉,去内脏;
鲍鱼肉加热定型入味,入味料:食用盐1.0-2.0%、绵白糖0.5-1.0%、味精 1.0-2.5%、鸡精1.5-3.0%、酱油1.0-2.0%、鲍鱼粉2.0-3.5%、香辛料0.1-0.35%, 其他为纯净水;
将鲍鱼壳打磨,并在沸水中杀菌20-30min;
将鲍面朝上复位到鲍鱼壳中,装入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包装。
所述加热定型入味采用分段加热:50-55℃/20-25min,60-65℃/15-20min, 70-75℃/10-15min。
所述加热定型入味之前,用40-50℃水漂烫鲍鱼2-5分钟,去黑膜。
所述鲍鱼原料为鲜活皱纹盘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速冻带壳即食鲍鱼。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鲍鱼入味后再去壳去内脏,这样不仅易于将鲍鱼腹足与壳分离,而且 确保去壳后的鲍鱼腹足完整;
2、鲍鱼肉经特制的入味液入味、去壳、定型入味加工制备的即食鲍鱼不仅 拥有鲍鱼本身的原有风味,而且具有饱满的口感、浓郁的香气;
3、鲍鱼肉经过两次入味,尤其是分段加热,一方面鲍鱼的出成率高,另一 方面入味液由表及里渗入,使整块的鲍鱼肉在保持外形完整的同时,且无营养 流失、入味均匀、口感极佳、色泽自然;
4、配壳包装一方面使其便于流通、携带,另一方面在食用时,开袋即食时 可手持鲍鱼壳,即方便又卫生;
5、加工过程中无需添加剂等,并对鲍鱼进行了杀菌处理,从而控制微生物 指标;杀菌、配壳、真空包装、速冻制备的即食鲍鱼,其食用方便、营养、健 康,且可贮存12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速冻带壳即食鲍鱼的制备方法以去肉计算壳径约5cm以上的鲜活鲍 鱼为原料,经入味、去壳去内脏、加热定型入味、配壳、包装等步骤,制成速 冻带壳即食鲍鱼。
下面以皱纹盘鲍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制备步骤如下:
1、鲍鱼原料采用品质鲜活无污染的皱纹盘鲍,去肉计算壳径约5cm以上 的皱纹盘鲍,洗净备用;
2、将鲍鱼在2-8℃入味30-50分钟,期间每隔10-15分钟搅拌一次,若鲍 鱼肉规格较大,可多搅拌一至两次,使其均匀入味;入味液配比:食用盐 1.0-2.0%、绵白糖0.3-1.0%、味精1.0-2.0%、酱油1.0-2.0%、鸡精1.0-2.0%,其 他为纯净水;
3、将入味后的鲍鱼去壳取肉,去内脏;
4、用40-50℃温水漂烫鲍鱼2-5分钟,去黑膜;
5、鲍肉定型入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