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推力轴承垫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670.2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D·佩蒂让;G·迪蓬;A·鲁夸;P·阿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1D2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群峰;曹 若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推力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具体来说,涉及 包含一个或多个推力垫的轴承。
背景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器包含承载涡轮机叶轮和压缩机叶轮的转 轴,转轴通过一个或多个润滑轴承(例如机油润滑)被转动支撑在中央 壳体内。在操作过程中,来自内燃机的废气驱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 叶轮,涡轮机叶轮又驱动压缩机叶轮来将增压空气推进内燃机。通过正 确的轴承润滑,涡轮增压器的转动组件就可以经受超过100,000rpm的 转速。
随着操作条件的变化,涡轮增压器会经历很大的力。例如, 废气流的突然增大会产生所谓的“推力”。为了帮助转移和减小推力的 致命影响,各种部件之间的空隙允许形成保护性润滑层。例如,必然受 到推力影响的轴承通常包含称作“推力垫”的端部特征,推力垫与润滑 剂配合来转移轴向推力。
传统轴承通常包含不对称推力垫,其中不对称源自涡轮机 端部特征与压缩机端部特征之间的差异。这种不对称引入了变化(例如 在构造工艺中),可能需要特殊标记来确保中央壳体部件的正确组装。
另一个轴承推力垫问题涉及润滑剂泄露,更具体来说,涉 及润滑剂流动模式。例如,传统推力垫会允许润滑剂以绕过推力垫表面 的方式从轴颈泄露至中央壳体排放井。在这个实例中,润滑剂无助于轴 承的推力负载能力。为了确保合适的负载能力,这样的系统会需要增大 润滑剂流动,而这又会增加动力损失(例如附加的动力损失等)。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工艺涉及轴承推力垫,其能够通过 提出有利的润滑剂流动模式来解决推力垫问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来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时,会更加全面地理解 在此描述的各种方法、设备、系统、装置等及其等同物,其中:
图1是内燃机和涡轮增压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图1的系统的示例性涡轮增压器中央壳体组 件的剖视图。
图3是包含示例性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的立体图,该轴承适 用于图2的中央壳体组件。
图4是具有图3的轴承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端部的立体图。
图5A是具有图3和图4的轴承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端部的 立体图,图5B是沿图5A的线5B-5B的轴承剖面图。
图6是对传统轴承和具有示例性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的示例 性试验结果曲线图,其表明了针对速度的动力损失减小。
图7A是具有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的端视图,图7B是沿图7A 的线7B-7B的轴承剖视图。
图8A是具有推力垫特征的轴承的端视图,对至锥形井的 润滑剂途径有一些选择方案,图8B是沿图8A的线8B-8B的轴承剖视图。
图9是用于推力垫端部特征的示例性构造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公开的各种示例性方法、设备、系统、装置等解决了 与涡轮增压器相关的工艺问题。涡轮增压器经常用于增加内燃机的输 出。涡轮增压器通常用于从废气汲取能量并将能量提供给吸入空气,空 气可以与燃料混合来形成燃烧气体。
示例性推力垫包含的特征可用于压缩机端部和涡轮机端部 上来优化润滑剂流动,并因此优化性能(例如负载能力,动力损失等)。 包含这种推力垫特征的示例性轴承可以是对称或不对称的,注意具有对 称端部特征的轴承可以方便生产和组装。
在各种实施例中,推力垫包含至少一部分锥形井(conical well),其中润滑剂在顶点处或顶点附近进入井。如在此所说明,这种 井可以使用钻头或冲头来构造。在操作过程中,润滑剂能够从锥形井的 顶点向外流动,并流至周边台区。这种流动模式能够增大轴承的推力负 载能力。另外,与传统的轴承相比,具有推力垫锥形井特征的轴承可以 减少动力损失。
此处所述的术语“锥形井”可以指完整的锥形井或部分锥 形井(例如,锥形井部分)。如在各种实施例所示,轴承的孔壁限定锥 形井的阴面部分(negative portion),而锥形井的阳面部分(positive portion)允许润滑剂从孔流至一个或多个上部台区。虽然各种实施例 示出了锥形井部分,如下所述,取决于井的半径和其顶点的位置,轴承 的端部可以包含完整的锥形井(例如锥形井的顶部与孔壁错开至少锥形 井的半径这样一个距离)。推力垫可以由锥形井(或其部分)和邻近的 上部台区(例如,在锥形井或其部分的周边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未经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