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压释放特性的金属制容器盖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2998.2 | 申请日: | 200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市村克仁;土屋刚一;松本伸也;中岛寿;熊田光雄;皆藤清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皇冠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51/16 | 分类号: | B65D5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释放 特性 金属 容器 | ||
本申请是2006年8月9日递交、发明名称为“具有内压释放特性的金属制容器盖”、且申请号为200610141264.4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压释放特性,即在容器内压过度上升时将容器内压自动释放的特性的金属制容器盖。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将碳酸饮料等充填到容器内后,在容器的口颈部上安装容器盖,将口颈部密封的状态下,容器的内容物被过度加热的情况下,有容器的内压过度地上升的现象。此外,在一旦使容器盖从容器的口颈部脱离后再一次在容器口颈部上安装容器盖而密封后,内容物腐败并发酵的情况下,也有容器的内压过度上升的现象。
在如上所述地容器内压增大时,容器盖会从容器口颈部飞出,根据情况,还会有容器自体破裂的情况。为了防止这样的由于容器内压增大引起的不良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压释放特性的金属制的容器盖。作为这种金属制容器盖,已知有一种在从圆形顶面壁的周缘垂下的圆筒形侧缘壁的上端部分上,设置由多个周向缝隙及形成于该缝隙之间的可破断的窄幅的跨接部构成的内压释放线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容器盖中,在容器内压增大时,上述跨接部破断,多个周向缝隙连接而成为大的缝隙,容器内气体从该部分向外部放出,根据情况,同时地使顶面壁变形为拱顶状并放出容器内气体,能够避免由于内压增大产生的不良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2531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内压释放型的金属制容器盖中,由于在金属薄板制薄壳的侧缘壁的上方部分上设置指向周向的缝隙,且由该缝隙形成内压释放线,所以在将容器盖折边紧固(卷き締め)而安装在容器口颈部上时,会有从形成内压释放线的侧缘部分产生变形的问题。即,向容器口颈部的容器盖的折边紧固为,将金属薄板制薄壳覆盖在容器口颈部上,在此状态下,通过使用适当的夹具,将该薄壳的侧缘壁部按压在口颈部上,由此将容器口颈部的外面形状(例如螺纹形状)转印在侧缘壁上来进行。在这样的夹具的按压时,容易发生上述缝隙的下侧部分的侧缘壁的变形。
此外,在以往的内压释放型的金属制容器盖中,在容器内压急剧地明显增大时,有可能产生连接周向缝隙的跨接部在全周上彻底破断,包含顶面壁的容器盖的上方部分会从侧缘壁分离地飞出的不良情况。
再者,以往的内压释放型的金属制容器盖在由拉伸强度为195N/mm2左右的金属薄板形成薄壳的情况下,被设计为在容器内压上升时、缝隙间的跨接部破断,使内压释放。但是,在由高拉伸强度的金属薄板,例如拉伸强度为200至230N/mm2的铝基合金(Aluminum Base Alloys)制薄板形成薄壳的情况下,耐落下冲击性提高,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落下冲击引起的缝隙间跨接部的破断,但相反,由于即使内压上升缝隙间跨接部也不破断,不进行内压释放,所以会产生容器内压过度地上升,还是会发生容器盖的顶面壁的飞出或容器破坏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侧缘壁的上方部分上形成有形成内压释放线的缝隙的金属制容器盖中,有效地防止在向容器口颈部折边紧固时由于该缝隙造成低强度的部分上的侧缘壁的变形的金属制容器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在容器内压急剧地增大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制容器盖的包含顶面壁的上方部分从侧缘壁断开并飞出的不良情况,并有效地进行容器内的气体排出,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容器内压的增大而引起的容器盖的飞出或容器破坏的金属制容器盖。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即使在容器盖是由高强度的金属制薄板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由于容器内压的上升引起的顶面壁的飞出或容器破坏的金属制容器盖。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容器盖,具备:有圆形顶面壁及从该顶面壁的周缘垂下的圆筒形侧缘壁的金属薄板薄壳;以及设置于该薄壳内的合成树脂制衬垫,在该薄壳的该侧缘壁上形成有螺纹形成区域、和位于该螺纹形成区域的上端部分上的环状槽,其特征为,在前述侧缘壁的比前述环状槽靠上方的部分设置有包含沿周向延伸的缝隙的内压释放线,并且以通过该内压释放线与前述环状槽之间的方式设置有环状条形突起。
在本发明的上述金属制容器盖中,前述内压释放线最好为,
(1)由在周向上具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前述缝隙、以及存在于该缝隙之间且可由于容器内压上升而破断的周向宽度较小的低强度跨接部构成,或者
(2)由在周向上延伸的1根较长的缝隙形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金属制容器盖中,能够适宜地采用以下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皇冠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皇冠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2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