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64499.9 申请日: 2009-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1617680A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文伯健;王艳武;曹明章;朱卫锋;孙华英;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7/02 分类号: A01N47/02;A01N43/56;A01P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102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增效 农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黄曲条跳甲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上海青、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成虫和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作物的经济价值。黄曲条跳甲成虫活跃、寿命长,平均50天,世代重叠,难以防治,危害逐年加重。对于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一直依赖化学药剂防治,且以防治成虫为主。目前,登记用于防治跳甲成虫的药剂主要包括有机磷类敌敌畏、毒死蜱、马拉硫磷,氯化烟碱类噻虫嗪、啶虫脒,菊酯类氯氰菊酯,以及它们的复配制剂等等。有机磷类持效期短,氯化烟碱类对成虫致死作用不好,菊酯类对跳甲实际活性很低。叶面施药无法兼顾土中幼虫,药剂持效期一过,成虫不断羽化出土,继续危害作物。因此,为了防治跳甲,农民只好频繁施药,这就增加了成本,增加了残留,加大了对环境的负担,但是,防治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唑虫酰胺:英文通用名称tolfenpyrad,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对-甲苯基氧基)苯基]吡唑-5-酰胺,属于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唑虫酰胺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这样害虫害螨的二磷酸腺苷(ADP)不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从而使其死亡。唑虫酰胺还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且杀虫谱很广,对各种鳞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一些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唑虫酰胺和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增效杀虫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唑虫酰胺和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组合物在防治十字花科作物跳甲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对黄曲条跳甲生物测定的药剂筛选,终于发现唑虫酰胺和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黄曲条跳甲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十字花科作物的其他害虫如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丁烯氟虫腈,化学名称3-氰基-5-甲代烯丙基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乙虫腈,英文通用名ethiprole,化学名称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4-乙基亚磺酰基-5-氨基吡唑。两药剂均属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干扰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破坏中枢神经系统(CNS)正常活动使昆虫致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唑虫酰胺与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的质量比例为50∶1-1∶50;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加工制成合适剂型的制剂,合适的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所述唑虫酰胺和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1%-70%,优选为5%-45%,其余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组合物中唑虫酰胺与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的质量比优选为10∶1-1∶20。

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害虫,尤其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叶甲类害虫如黄曲条跳甲,同时能兼治十字花科作物上的其他害虫,如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两种药剂复配后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卓越的防效;(2)本发明农药组合物还可以用来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3)较单剂而言,复配剂有更长持效期;(4)本发明能对十字花科的其他常见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次施药可以为十字花科作物提供全面的虫害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唑虫酰胺与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组合应用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这从以下生物测定实施例可以清楚看出。

唑虫酰胺与丁烯氟虫腈或乙虫腈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测试对象为黄曲条跳甲成虫,具体方法为:

(1)试验药剂:

98%唑虫酰胺原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96%丁烯氟虫腈原药(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94%乙虫腈原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2)试验对象: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采自深圳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试验地。

(3)试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4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