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61700.8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B60G11/20;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悬架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9月8日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08-008826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文在此并入,以用于通过该 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 于车辆的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可以牢固地将扭力梁与拖臂连接,从 而增强了刚度。
背景技术
一般地,当车辆行驶以及在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控制车 身的动力时,车辆的悬架系统吸收从路面传递的冲击,。
如图6所示,一般的扭力梁类型悬架系统包括:扭力梁102, 其沿车身101的宽度方向布置;以及拖臂104和106,其沿车身101 的长度方向布置于扭力梁102的端部。车轮支撑件112和114布置到 拖臂104和106的一个端部,以转动地支撑车轮108和110。
安装部分116和118形成于拖臂104和106的另一端部,并 且橡胶衬套120和122布置在安装部分116、118与车身101之间。减 震部件,例如螺旋弹簧和减震器(未示出),布置在拖臂104和106的后 方。
当拖臂104和106的后部根据路面情况向上或者向下跳动 时,悬架系统绕安装部分116和118枢转,并且通过减震部件削弱了 振动和冲击,同时,橡胶衬套120和122也吸收振动和冲击。
在一般的悬架系统中,由于扭力梁102和轴之间的间隙,需 要加强扭力梁102与拖臂104和106的连接部分,因此通常平板类型 加强构件124和126布置在该连接部分上。
然而,由于扭力梁的横截面是“V”形,为了满足抗扭强度, 需要增加加强构件的厚度。并且增加加强构件的厚度导致整个系统的 重量增加。
在实践中,增加扭力梁的厚度和宽度比增加加强构件的厚度 对改善性能更有效。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 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 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不同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该 悬架系统具有增强的刚度的优点,以用来连接扭力梁和拖臂。
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可以包括:扭力梁,该扭力梁沿 车辆的宽度方向布置并且包括在其一个端部形成的连结部分;拖臂, 该拖臂布置在所述扭力梁的所述连结部分,并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对 齐,其中所述拖臂的一个端部与车轮联接,所述拖臂的另一端部连接 到车身;以及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将所述扭力梁的连结部分与所述 拖臂连接,所述拖臂布置在加强构件和扭力梁的连结部分之间。
所述拖臂的横截面可以是长方形。
所述连结部分可以包括连结平面,该连结平面形成为比所述 扭力梁的上边缘低,以将所述拖臂容纳至该连结平面,其中所述连结 部分进一步包括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以预定角度将所述上边缘与所 述连结平面连接,从而所述扭力梁的上边缘和所述拖臂的上横向侧基 本上是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加强构件的横截面可以被构造为对应于所述扭力梁的 横截面。
所述加强构件可以包括上连接突起,该上连接突起从所述加 强构件的上端部朝向所述拖臂突起,其中所述上连接突起的长度基本 上与所述拖臂的宽度相同;其中所述加强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下 连接突起,该下连接突起从所述加强构件的下端部朝向所述拖臂突起, 其中所述下连接突起的长度基本上与所述上连接突起的长度相同,其 中所述下连接突起的长度基本上与所述拖臂的宽度相同,其中所述上 连接突起和所述下连接突起至少形成连接孔,从而所述拖臂插入该连 接孔中。
所述上连接突起和所述下连接突起可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三 角形形状。
所述连结部分可以包括连结平面,该连结平面构造为比所述 扭力梁的上边缘低,并且基本上与所述下连接突起在同一水平面,以 将所述拖臂容纳至该连结平面,其中所述上连接突起和所述下连接突 起形成三角形形状。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 可以从结合在本申请文件中的附图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显 而易见,并在其中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其中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一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示例性悬架系统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1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