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的后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298.0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正和;野村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车身的后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收后部撞击 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待审公开实用新型出版物No.7-7265(“专利文档1”)公开一种用 于吸收撞击能量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在后侧部件中形成多个凸出部分, 后侧部件朝向车辆的后方向延伸并且设置在右侧和左侧。这样,当来自于车 辆后部的冲击施加至后侧部件的后端时,凸出部分被压缩和破坏。这导致后 侧部件扣入,吸收撞击能量。
[专利文档1]日本待审实用新型出版物No.7-7265
但是,在日本文档1中公开的技术中,当出现偏移撞击时(即,当撞击 载荷施加至车辆后部同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被偏移至任何一侧时),撞击载 荷仅由一侧的后侧部件接收。如此,在专利文档1中,由于后侧部件没有扣 回而是朝向车辆内侧或外侧弯折,所以撞击能量无法被充分地吸收。尤其地, 对于车辆舱后部到后侧部件后端的长度较短的短悬挂类型的车辆来说难于 充分地吸收后部撞击能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的后部结构,其中即使在偏移碰 撞时后侧部件也不会在来自于车辆后部的撞击载荷的作用下朝向内侧或外 侧弯折,并且后部结构能够充分地吸收撞击能量。
在本发明的车身的后部结构中,后横梁部件安装在车辆的向后方向。该 后横梁部件连接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左侧和右侧处的第一后侧部件和第 二后侧部件。此外,后中心部件连接至第一与第二后侧部件之间的后横梁部 件,并且大概平行于后侧部件。同样,可溃缩部分形成在后中心部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的后部结构,后中心部件安装在第一与第二后侧部件 之间,并且大概平行于后侧部件。此外,其连接至后横梁部件。因此,即使 在偏移碰撞时,输入载荷施加至任一侧的后侧部件和后中心部件。根据本发 明,由于由输入载荷压碎的可溃缩部分形成在后中心部件中,后中心部件从 可溃缩部分开始被压碎,由此充分地吸收施加在车辆后部上的碰撞能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特征将从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并结合附图 而变得清楚明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项实施例的车体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后部结构的底部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后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当输入载荷施加在车辆后部上时的后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后中心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后中心部件的侧视图;
图7(A)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线A-A所作的每个位置的剖视图;
图7(B)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线B-B所作的每个位置的剖视图;
图7(C)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线C-C所作的每个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
[车体后部结构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项实施例的车体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图1 所示的后部结构的底部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后部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 当输入载荷施加在车辆后部上时的后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后中心部件的 透视图。图6是后中心部件的侧视图。图7(A)、7(B)和7(C)是分别 沿着在图6中所示的线A-A、B-B和C-C所作的每个位置的剖视图。
在图2中,轴线X示出车辆的前和后方向,轴线Y示出车辆的宽度方 向。此外,箭头FR示出车辆的前方向,箭头RR示出车辆的后方向。在图 3中,轴线Z示出车辆的高度方向。
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车体的后部结构包括第一后侧部件1、 第二后侧部件2、第一后横梁部件3、第二后横梁部件4(对应于本发明的后 横梁部件),和后中心部件5。
第一后侧部件1和第二后侧部件2形成车辆的后部的主框架并且朝向车 辆的后方向RR延伸。它们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以理想的距离布置在右侧和 左侧。延伸部件6和7分别安装在第一后侧部件1和第二后侧部件2的后部 远端上。延伸部件6和7当接收输入载荷时被挤压,由此吸收撞击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定位装置的门窗铰链
- 下一篇:桥梁吊索单绞线可抽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