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等离子陶瓷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266.6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F02F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云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电 等离子 陶瓷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机械,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内燃机,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燃机约30%的热能通过废气排出,约35%的热能通过冷却系统的 水带走,总计约近70%的热能是不能做功的,真正做功的热能小于30%。世界 各国的研究人员都一直致力于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效率,由于原来的设计思路一 直局限于让燃气更好地爆燃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燃气分子在缸体内仍然还 是做三维空间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因此目前先进的内燃机的热效率仅能达到 30%。如何大幅度提高热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等离子陶瓷内燃机,其结构 简单,可使燃气分子在缸体内由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从而使得做 功效率成极大提高。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金属缸体和金属缸盖的内侧嵌 入工作温度高于内燃机爆燃温度的绝缘层,金属缸盖的绝缘层外固定高压电金 属板,高压电金属板连接于高压静电发生器,高压静电发生器又与汽车点火控 制板通过信号线连接。燃气在内燃机气缸内燃烧过程中,高压电点火并持续给 出高压电脉冲,致使气缸中燃气等离子体分子极化,由不导电体变为导电体。 极化后的等离子气体分子在高压电的电场下,由布朗运动变为做定向运动,推 动活塞,使得做功效率成极大提高。
所述的金属缸体内侧嵌入的绝缘层为陶瓷缸套,金属缸盖嵌入的绝缘层为 陶瓷绝缘板;高压电金属板平敷在陶瓷绝缘板外,再通过金属传导杆与高压静 电发生器连接;金属传导杆、排气门和进气门与金属缸盖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陶 瓷套,且排气门和进气门的气门上设置有绝缘的陶瓷连接杆。陶瓷的绝缘层既 能承受较高的缸内温度,又可以绝缘,保证了燃气被击穿而电离。
为了节约能源,本发明采用了活塞通过导线与一储能电容导通,电容又连 接于汽车电源两端,这样在汽缸做功时耐高压的大电容可吸收高压脉冲电流, 然后放电给汽车的电源,回收电能。
汽缸压缩冲程结束到达点火位置时,汽车点火控制板(ECU)发出点火信 号,高压静电发生器给出直流高压电脉冲,高压电金属板与活塞的顶部的燃烧 气体被击穿,由于点火的面积是整个活塞头的面积,燃烧极为均匀。点火后, 进入作功冲程。汽车点火控制板按程序发出指令,高压静电发生器连续给出直 流高压脉冲,由于燃气在作功的过程中,高压脉冲击穿高温气体所需的电压比 常温的要低,电能消耗较低。被击穿的燃气分子是电离的等离子体,成为了导 体。在导电的过程中,高温气体分子沿电场方向做定向运动,直接推动活塞。 原来的气体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变为做定向运动,作功效率极 大提高。
作功冲程结束后,其余的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和现有四冲程内燃机完全一 致,该发明适用于汽油机和柴油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燃气在作功的过程中,采用高压脉冲击可以以较低 的电能消耗穿高温气体;被极穿的燃气分子是电离的等离子体,在高压电的电 场下,可沿电场方向做定向运动,气体分子在三维空间的无规则布朗运动变为 了定向运动,直接推动活塞,做功效率极大提高;采用耐高压的大电容来吸收 高压脉冲电流,然后放电给电源,可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排气门,2、进气门,3、陶瓷连接杆,4、金属缸盖,5、陶瓷 绝缘板,6、高压电金属板,7、陶瓷缸套,8、金属缸体,9、活塞,10、电源, 11、高压静电发生器,12、金属传导杆,13、陶瓷套,14、汽车点火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基本结构和现有的发动机结构一致,在原技术的基础 上将金属缸体8中嵌入绝缘的陶瓷缸套7,金属缸盖4内也嵌入了缸盖陶瓷绝缘 板5,又在缸盖陶瓷绝缘板5的外壁敷上高压电金属板6,该金属板与金属传导 杆12连接。对于进气门1和排气门2的气门杆用陶瓷连接杆3连接,在金属传 导杆12、排气门1和进气门2与金属缸盖4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陶瓷套13,使气 门和金属缸体不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