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7032.1 申请日: 2009-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1601487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王小军;刘昌衡;唐聚德;袁文鹏;孟秀梅;夏雪奎;张绵松;胡炜;孙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2/84;A23L1/33;A23L1/30;A23L1/28;A23L1/01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305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贝类 蛋白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其他海洋动物提取食用蛋白组合物制备其他非酒精 饮料,尤其是一种贝类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贝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同时还含有多种 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Mn、Zn、Se、Fe等),是优质动物性蛋白资源,以 及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是制备各类食品的理想原料。目前酶解贝类制取蛋 白的工艺已有报道。例如,在1997年11月5日公开的CN1163723A中国发 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贝类的酶水解方法”,其是采用以蛋 白酶和脂肪酶按100∶5~100∶50的比例配制的复合酶对贝类浆 液进行水解的方法。利用该法所得到的水解液可再进行离心分离除去沉淀 物,将清液于60~90℃下进行真空浓缩和真空干燥制得贝类的全营养干 粉。但是,由于贝类本身含有天然的腥味,利用其水解液或其蛋白干粉直接 制备其他食品,会造成制备的食品品味不佳。另外,目前还未见过利用贝类 的酶解液与其他物质制备饮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贝类含有的腥味会造成制备的食品品味不佳的不 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类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贝类酶解新工 艺,并可消除贝类酶解液的腥味,制备的饮料不仅澄清透明、酸甜适中、风 味天然,而且营养丰富,并具有保健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贝类蛋白饮料,其特 征在于:是由贝类酶解蛋白液、糖水和植物提取液组成,其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分别为:贝类酶解蛋白液1-10%、糖水5-20%、植物提取液75-90%,贝 类酶解蛋白液、糖水和植物提取液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植物提取液是由山楂、红枣、金银花、罗汉果、菊花、陈皮、杏 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采用常规中药药液提取法获得。

所述的糖水是指冰糖溶解于沸水中而成,其冰糖与水的重量比为1∶1。

一种贝类蛋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原料的处理选取贝肉为原料,洗净后送入组织捣碎机中匀浆;

b、酶解将上述匀浆后的贝肉加入其重量2-4倍的水进行稀释,调节 pH值为6.0-8.0,加入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双酶,其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双 酶用量为每克稀释前贝浆重量加2500-3000个酶活单位(u),控制温度为 55-60℃,酶解2-4小时,得贝类酶解液;将贝类酶解液沸水热浴灭酶10-20 分钟;

c、脱腥、脱苦、脱色处理

将灭酶后的贝类酶解液加入其重量的0.3-0.8%的酵母粉,在30-50℃温 度条件下搅拌均匀,静置30-60分钟,进行脱腥处理;

将脱腥后的贝类酶解液加入其重量的0.5-1%的β-环状糊精,在45-55 ℃条件下均匀搅拌5-10分钟,进行脱苦处理;

将脱苦后的贝类酶解液加入其重量的1-3%的硅藻土和活性炭,在50- 70℃的条件下进行脱色处理30-60分钟,其中硅藻土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 2∶3;

d、抽滤:将脱腥、脱色后的贝类酶解液在真空抽虑设备中过滤,得透 明、无异味的贝类酶解蛋白液;

e、浓缩:将抽虑后的贝类酶解蛋白液通过真空浓缩为原体积的1/3-1/5, 低温暂存;

f、植物提取液的提取

称取天然植物,洗净,加入其重量10-20倍的水,加热煮沸15-30分 钟,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g、糖水的制备

称量冰糖按照重量比为1∶1的比例溶解于沸水中,冷却,备用;

h、调配

称取浓缩后的贝类酶解蛋白液、糖水、植物提取液进行混合,其各组分 的重量百分比为:贝类酶解蛋白液1-10%、糖水5-20%、植物提取液75- 90%;

i、灌装、杀菌

将所述调配好的混合液进行灌装,杀菌,冷却,成品。

所述选取的贝类原料为扇贝、贻贝、牡蛎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