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发光器件和制造该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0742.4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尹浩相;沈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春晖;李德山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发光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以及制造该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注意到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因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而作为发光 器件(诸如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的主要材料。
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广泛用于发射具有蓝光波段或绿光波段的光的 发光器件,并且被用作各种产品的光源,这些产品例如是高速开关器件(诸 如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和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 (HEMT))、高输出器件、移动电话的键区发光单元、电子记分牌以及照 明设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使用光源在至少一个半导体层中生成少数载流 子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以及一种制造所述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使无掺杂半导体层暴露于来自光源的光下的半 导体发光器件,以及一种制造所述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有源层之间的包括低摩 尔铟的InGaN层暴露于来自光源的光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以及一种制 造所述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使有源层的量子阱层暴露于来自光源的光 下来生成少数空穴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以及一种制造所述半导体发光器件 的方法。
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使有源层上面的第二导电半导体层暴露于 来自光源的光下来生成少数电子的半导体发光器件。
技术方案
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包括:半导体发光器件,该半导 体发光器件包括:发光结构层,该发光结构层包括:发射电子的第一半导 体层、发射空穴的第二半导体层以及通过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来发光的有源 层,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光增强型少数载流子。
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包括:发光结构层,该发光结构 层包括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包括 第一无掺杂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以及低摩尔InGaN层中的至少 一层,所述有源层在第一半导体层上面,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在有源层上面, 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光增强型少数载流子。
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其包括:形成第一半导 体层;在第一半导体层上面形成有源层;以及在有源层上面形成第二半导 体层,其中,各层中的至少一层是通过曝光工艺生长的。
有益效果
实施例可以提高有源层的发光效率。
实施例可以提高电气容限,诸如ESD(静电放电),并且提高半导体 发光器件的二极管电气特性(诸如反向电流、反向电压等)和光。
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极好晶态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2是图1的无掺杂半导体层的形成示例的图。
图3是使用图1的水平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4是使用图1的垂直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6是图5的有源层的量子阱层的形成示例的图。
图7是使用图5的水平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8是使用图5的垂直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的低摩尔InGaN层的V缺陷的示例的图。
图11是图9的低摩尔InGaN层的形成示例的图。
图12是使用图9的水平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13是使用图9的垂直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15是图14的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灯曝光示例的图。
图16是使用图14的水平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图17是使用图14的垂直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
- 下一篇: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