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丝专用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3204.4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8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宗;郑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宗;郑文和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16;H01L23/488;H01L2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颖玲;王黎延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丝 专用 插件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尤指一种保险丝专用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所使的保险丝都以电性连接于该汽车设备的控制回路上,以确保该回路所电性连接的设备不会因为汽车瞬间启动,或开关瞬间按下所产生的逆向大电流(浪涌信号)给烧毁。
由于较早被制造出来的汽车保险丝在连接于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的熔丝烧断后,从保险丝的壳体外观是无法直接观测出来。因此在检修时,维修者必须逐一的将每个保险丝拔起检查,将导致维修上费时、费工。为了使检修或维修便利,将汽车保险丝的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电性连接有低电阻值的发光二极管,当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电性连接的熔丝烧断时,该电流就流过该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被点亮。在维修者打开保险丝盒后,可以直接看到是哪一个保险丝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即表示该保险丝的熔丝已烧断,以便于维修者维修或更换保险丝。
但是,连接在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的发光二极管为低电阻值特性的组件,所以瞬间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过大时,将会烧毁发光二极管。因此为了避免发光二极管被烧毁,在该发光二极管的其中一个接脚上电性连接高电阻值的电阻组件。虽然,在发光二极管的其中一个上串联一个高电阻值的电阻组件,可以确保发光二极管不被烧毁,但是以此种连接方式易造成制作上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制作简单的保险丝专用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丝专用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包括:基板、电极层、芯片组、导线组、两个电极接脚及外壳体。该基板上具有正面及背面。该电极层设于该基板正面上,且由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及第二凸字形电极与第一及第二直线形电极组成。该芯片组由第一及第二电阻芯片与第一及第二发光芯片组成,该第一电阻芯片及第二发光芯片固晶于该第一凸字形电极上,该第二电阻芯片及第一发光芯片固晶于该第二凸字形电极上。该导线组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阻芯片、第一发光芯片与该第一直线形电极之间,与该第二电阻芯片、第二发光芯片与该第二直线形电极之间。该两个电极接脚固接于该基板的两端上,并与该第一及第二凸字形电极电性连接。该外壳体将该电极层、芯片组、导线组及两个电极接脚一端封装,以避免该芯片组受到外部破坏,同时该外壳体也形成该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专用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将电阻芯片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结合在一个封装结构里,以形成具有电阻特性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只要将该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电性连接于汽车保险丝的两个导电插片之间,在该汽车保险丝的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的熔丝烧断后,该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可以承受大电流流过而被点亮,使用者或维修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保险丝的熔丝的烧断情况,同时该封装结构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未封装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件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10
基板 1
正面 11
背面 12
电极层 2
第一凸字形电极 21a
第二凸字形电极 21b
第一直线形电极 22a
第二直线形电极 22b
芯片组 3
第一电阻芯片 31a
第二电阻芯片 31b
第一发光芯片 32a
第二发光芯片 32b
导线组 4
电极接脚 5
外壳体 6
保险丝壳体 20
右侧导电插片 201
左侧导电插片 202
熔丝 203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宗;郑文和,未经郑文宗;郑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粘着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 下一篇:微波炉高压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