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2054.5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存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B60T13/2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活塞 弹簧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气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由后壳、驻车弹簧、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盖组件等部件组成,驻车弹簧设在后壳和储能活塞之间,储能活塞作为驻车弹簧的滑移座并与后壳密封配合,活塞轴穿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储能活塞上并与法兰密封动配合,储能活塞与法兰构成密封充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同时储能活塞与后壳同样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气室的解除制动为驻车腔A充气时通过活塞轴前端的单向阀组件将后腔C(背压腔)的空气导入前腔(制动腔)后通过前腔B的管路导出,当前腔B制动充气时,活塞轴前端的单向阀组件截止密封防止前腔B的压缩空气向后腔C(背压腔)泄露。但由于单向阀组件(图1)所用的零件比较多,比较复杂而且精度要求很高,大部分由机械加工或注塑所得,所用材料及加工成本高生产,生产效率低,装配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寿命长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后壳、驻车弹簧、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盖组件,其中驻车弹簧设在后壳和储能活塞之间,储能活塞作为驻车弹簧的滑移座并与后壳密封配合,活塞轴穿过气室法兰固定连接在储能活塞上并与气室法兰密封动配合,储能活塞与气室法兰构成密封充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储能活塞与后壳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活塞轴组件包括有端盖、活塞轴管和位于活塞轴管内的单向阀组件,端盖固定在活塞轴管的端口,在端盖和单向阀组件之间的活塞轴管管壁上设有排气孔,活塞轴管在设置端盖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容腔连通的通孔,活塞轴组件中的端盖为一冲压部件,其端面呈球面状,两侧形成延伸的支撑脚,端盖通过其上的支撑脚固定设置在活塞轴管内,端盖上对应活塞轴管管壁上的排气孔设有气孔,单向阀组件整体固定在端盖内,包括支撑架、阀片、阀座,阀座固定设置在端盖中,在阀座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在阀座和支撑板之间依次设有阀片和支撑架,阀片为橡胶部件,其与端盖的支撑脚密封配合,阀片上靠近阀座一侧的中部形成与阀座上的通孔构成可密封配合的凸台,在阀片上的凸台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支撑架上对应端盖一端的中心形成大开口,另一端与阀片贴邻,支撑架为冲压部件,在支撑架上靠近端盖一侧形成与大开口。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端盖的前端内侧形成凹腔,一端面呈球面状的支撑板固定该凹腔内。
本实用再进一步设置为端盖的支撑脚与活塞轴管内管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机械加工带螺纹的封盖改用通过高效的冲压手段获得端盖和支撑板,将原来的阀芯、弹簧和O形密封圈改用由橡胶阀片来替代,将原来的阀体、垫圈改用通过高效的冲压手段获得的阀座来替代。在装配方面,将原来的垫圈、阀体、O型密封圈、弹簧、阀芯、O形密封圈、封盖依次由人工装入后旋入装配改由机械滚压的方式将端盖、支撑板、橡胶阀片、阀座滚压装配成组件后装上O形环状再由人工轻压装入无螺纹的活塞轴内孔中。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装配、材料成本低廉、精度易于控制、性能稳定、并经过性能、寿命试验已达到或超过产品设计使用寿命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活塞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F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存,未经张维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