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刹车总泵结合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2232.6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少斌;钟婉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14 | 分类号: | B62K11/14;B62L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刹车 结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刹车总泵结合构造。
【背景技术】
速克达型摩托车的油压刹车结构,一般是设于转向把手上,请参阅图1所示,该油压刹车结构A至少包括有一刹车总泵1及一刹车把手2。
刹车总泵1,对应于转向把手3侧设有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具有凹槽111,在凹槽111上下端分别设有螺固孔112、113,另,对应于固定座11设有一固定座盖12,该固定座盖12同样具有凹槽121,在凹槽121内设有凸柱122,该凸柱122可嵌插转向把手3的定位孔31上,借此可令刹车总泵1稳固的定位在转向把手3上;另在固定座盖12的凹槽12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穿孔123、124,该固定座11与固定座盖12恰可将转向把手3予以包覆,并借由螺固元件S穿过固定座盖12的穿孔123、124,螺固于固定座11的螺固孔112、113上,再借由固定座盖12的凸柱122的定位作用,借此来令刹车总泵1可以稳固的被固定在转向把手3上,同时借由固定座盖12的凸柱122的定位作用来避免刹车总泵1在转向把手3上作回动的转动。
另于刹车总泵1朝转向把手3的握把32方向侧,设有刹车把手座13,该刹车把手座13可供刹车把手2借由一螺杆S1贯穿于刹车把手座13及刹车把手2的穿孔21,借此该刹车把手2即可以该螺杆S1为回动支点,而可在刹车把手座13上自由地回动。
而该刹车总泵1的固定座11的侧边以一体成型方式延设有一开关座体14,该开关座体14二侧边对应于转向把手3分别设有凹槽141、142,另在开关座体14的内部且于凹槽14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穿孔143、144,该开关座体14即可借由螺固元件S3贯穿穿孔143、144,来将开关座盖15螺固,进而将转向把手3包覆其中。
现有的刹车总泵1借由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达到将其固定于转向把手3上的目的,然而,由于该刹车总泵1主要是借由固定座11及固定盖座12来与转向把手3作定位结合,因此该固定座11、固定座盖12及固定用的螺固元件S是皆为外露的状态,如图2所示,进而造成该刹车总泵1的外观性恶化,且凸设于刹车总泵1外的固定座11及固定座盖12使得刹车总泵1具有体积无法小型化,重量亦较重的缺失。
有鉴于现有的刹车总泵1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提供一种可提升刹车总泵的外观性,并达到刹车总泵体积的小型化、重量减轻的刹车总泵固定机构,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急待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刹车总泵的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达到刹车总泵体积的小型化、重量减轻的刹车总泵固定机构,还可提升刹车总泵的外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刹车总泵结合构造,该刹车总泵是设置于转向把手上,且该刹车总泵上设有一开关座体、一开关座盖及一刹车把手座,该刹车把手座可供刹车把手予以连接,其中,该转向把手上设有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上、下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贯穿孔,而刹车总泵的开关座体设有对应于固定部的容置部,借由将开关座体以螺固元件固设于固定机构的固定部上,以开关座盖将固定机构予以包覆并以螺固元件螺合固定,借此,可以提升刹车总泵的外观性,并达到刹车总泵体积的小型化、重量减轻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刹车总泵结合构造,该开关座体的内部对应于固定机构设有一容置部,其中,该容置部的深度是与固定机构的厚度相配合,借此,可避免固定结构与开关座体产生空隙,以达到稳固结合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油压刹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油压刹车结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总泵及转向把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总泵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A油压刹车结构
1刹车总泵 11固定座 111凹槽
112、113螺固孔
12固定座盖 121凹槽
122凸柱
123、124穿孔
13刹车把手座 14开关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