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控制式触摸感应键盘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54027.9 | 申请日: | 2008-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单勇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洪 |
| 地址: | 41200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控制 触摸 感应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采用的脉冲控制式触摸感应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铁道机车车辆上使用的便携式测试仪,因为功能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用户欢迎。但是由于采用了机械式键盘,而且机械式键盘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导致其按键突然失灵,其不足之处是存在输入的可靠性低和使用寿命短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键盘工作可靠性和延长键盘使用寿命的脉冲控制式触摸感应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感应键盘、印刷电路板、面板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所述印刷电路板与面板相邻的一面,安装由一组触摸感应开关元件组成的感应键盘,其另外一面的非感应键盘的区域内,安装有脉冲编码器、CPU及其存贮器、脉冲编码芯片、通讯芯片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所述CPU及其存贮器与感应键盘、电源通讯电缆插座、脉冲编码芯片和通讯芯片电连接,脉冲编码芯片与脉冲编码器电连接,通讯芯片与电源通讯电缆插座电连接;电源通讯电缆插座与主机通过多芯电缆连接;印刷电路板与面板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
所述感应键盘的触摸感应开关元件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M行N列矩阵的节点上,面板对应触摸感应开关元件的位置上标识按键的名称,当有手指触摸到这些标识后,CPU及其存贮器感应到手指触摸该按键,进行处理后,将编码值通过通讯芯片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发送到主机。
所述脉冲编码器有机械装置、接受元件和发光元件组成,其机械装置有圆盘、转轴、旋钮和转轴支架组成,圆盘与转轴连为一体,通过转轴支架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圆盘内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一组透光通孔,在对应透光通孔位置的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发光元件,在透光通孔的与发光元件对应的另外一面,用接受元件支架悬臂安装接受元件;接受元件和发光元件与脉冲编码芯片电连接。
所述面板采用有机玻璃或工程塑料非金属材料制作,其正面印刷或者喷涂按键标识和“+”、“-”图形;当面板独立于主机之外时,设置箱型背板并与面板(4)组合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造型美观实用,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于各种便携式仪器仪表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感应键盘2、印刷电路板3、面板4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所述印刷电路板3与面板4相邻的一面,安装由一组触摸感应开关元件组成的感应键盘2,其另外一面的非感应键盘2的区域内,安装有脉冲编码器1、CPU及其存贮器14、脉冲编码芯片15、通讯芯片16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所述CPU及其存贮器14与感应键盘2、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脉冲编码芯片15和通讯芯片16电连接,脉冲编码芯片15与脉冲编码器1电连接,通讯芯片16与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电连接;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与主机通过多芯电缆连接;印刷电路板3与面板4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
所述感应键盘2的触摸感应开关元件布置在印刷电路板3上M行N列矩阵的节点上,面板4对应触摸感应开关元件的位置上标识按键的名称,当有手指触摸到这些标识后,CPU及其存贮器14感应到手指触摸该按键,进行处理后,将编码值通过通讯芯片16和电源通讯电缆插座13发送到主机。
所述脉冲编码器1有机械装置、接受元件6和发光元件组成,其机械装置有圆盘11、转轴8、旋钮9和转轴支架7组成,圆盘11与转轴8连为一体,通过转轴支架7固定在印刷电路板3上,圆盘11内的圆周上均匀设置一组透光通孔10,在对应透光通孔10位置的印刷电路板3上安装发光元件12,在透光通孔10的与发光元件12对应的另外一面,用接受元件支架5悬臂安装接受元件6;接受元件6和发光元件12与脉冲编码芯片15电连接。
所述面板4采用有机玻璃或工程塑料非金属材料制作,其正面印刷或者喷涂按键标识和“+”、“-”图形;当面板4独立于主机之外时,设置箱型背板并与面板(4)组合为一体,将其它元器件保护在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