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U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2749.2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的运算速度很高,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电脑的CPU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和温度上升,如果不能及时散发热量和降低温度,则会直接影响CPU的运作及使用寿命,因此在电脑的CPU附近均辅助设置有散热器。现有的CPU散热器主要是由导热的基座、散热鳍片组、风扇等堆叠而成,其风扇为水平放置,不利于空气的循环,散发热量的速度不够快、降温效果缓慢,尤其不适宜于运算速度较高的CPU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快、降温效果显著的CPU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导热管、两个以上散热鳍片构成的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贯穿孔,导热管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其另一端插入散热鳍片的贯穿孔中,在两个散热鳍片组之间设有垂直放置的风扇。
所述散热鳍片上的贯穿孔为两个,分别用于两条不同导热管的穿设。
所述基座由上基座和下基座构成,上基座的底部和下基座的顶部均成型有凹槽,上基座和下基座的凹槽共同构成用于固定导热管的固定孔。
所述散热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呈散射状排列。
所述的导热管为铜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PU散热器,其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贯穿孔,导热管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其另一端插入散热鳍片的贯穿孔中,在两个散热鳍片组之间设有垂直放置的风扇,电脑CPU与散热器的基座热传导连接,基座与导热管热传导连接,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热传导连接,使得电脑CPU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鳍片组快速地散出;同时,其垂直放置的风扇,可以使空气有效地循环,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快速散热、降低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PU散热器,它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的导热管2、两个以上散热鳍片31构成的散热鳍片组3,所述基座1由上基座11和下基座12构成,上基座11的底部和下基座12的顶部均成型有凹槽13,上基座11和下基座12的凹槽13共同构成用于固定导热管2的固定孔14,使导热管2与基座1充分接触,增加导热效果;散热鳍片31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孔311,分别用于两条不同导热管2的穿设,导热管2的一端穿设在基座1的固定孔14中,其另一端插入散热鳍片31的贯穿孔311中,在两个散热鳍片组3之间设有垂直放置的风扇4,使空气有效地循环,带走热量。
所述散热鳍片组3中的散热鳍片31呈散射状排列,可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所述的导热管2为铜管,导热管2的两端封闭,内里灌注有导热油,以增加导热管2的导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芯量子点白光LED的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用消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