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电子装置及其进入屏幕锁定状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3314.5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晋颖;顾思捷;班佛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H04M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子 装置 及其 进入 屏幕 锁定 状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的相关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及其进入屏幕锁定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仅仅将多项功能整合至一部电子装置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功能性电子装置除了要符合外型轻巧与美观的条件的外,更要兼具操作容易的特点才能满足消费者日趋严苛的需求。以现今在全球各地区均已相当普遍的手机为例,在早期是以硬件键盘做为输入接口。然而基于触控式屏幕所具备的使用方便、操作直观、耐用不易损坏,以及价格低廉等多项特点,手机制造商均纷纷以触控式屏幕取代硬件键盘,以提升操作手机的便利性。
通过触控式屏幕来对手机进行操作固然十分方便,但手机制造商必须开发一套专门防止使用者误触的机制,以避免使用者在无意间触碰到触控式屏幕而启动非必要的功能。换句话说,在使用者不需对手机进行操作时,可自行将手机设定为屏幕锁定状态,据以关闭触控式屏幕的输入功能。这项机制在使用者将手机放置在口袋或背包里时便显得尤其重要。一旦将手机设定为屏幕锁定状态,使用者便不需担心在无意间拨出电话的情况产生。
对于内建有窗口移动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OS)的智能型手机来说,在主画面上显示有一屏幕锁定的图标,使用者可通过图标点选的方式来启动屏幕锁定的功能。一旦使用者点选了上述图标,触控式屏幕的输入功能便会被关闭,直到使用者解除屏幕锁定为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进入屏幕锁定状态的方法,让使用者能通过对触控式面板或触控式屏幕的滑动操作来启动屏幕锁定功能,使得操作动作变的更加直观。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触碰操作来决定是否进入屏幕锁定状态,据此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进入屏幕锁定状态的方法,适用处于可操作状态的移动电子装置,此移动电子装置具有触控式面板,而触控式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在此方法中,首先通过触控式面板接收输入讯号。接着,判断输入讯号的起点是否位于非显示区域。若起点位于非显示区域,则取得输入讯号的移动轨迹,并且在移动轨迹包含特定方向时,计算输入讯号的位移。最后在位移到达默认值时,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移包括水平分量及垂直分量。而在位移到达默认值时,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的步骤包括在垂直分量到达默认值时,将移动电子装置切换至屏幕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的步骤包括由显示区域上最靠近起点的边缘开始,沿着移动轨迹拖曳显示屏幕锁定画面于显示区域,并关闭移动电子装置接收操作的功能。其中,屏幕锁定画面为完全涵盖显示区域的全屏幕画面,且至少显示有电池电量、讯号强弱、日期时间、未接来电讯息、未读邮件讯息、未读简讯、未听取的语音信箱(Voice mail),以及铃声模式等信息。
本发明提出一种进入屏幕锁定状态的方法,适用处于可操作状态的移动电子装置。其中,移动电子装置具有触控式屏幕,而触控式屏幕包括状态列显示区域及操作区域。此方法首先通过触控式屏幕接收输入讯号。接着判断输入讯号的起点是否位于状态列显示区域。在起点位于状态列显示区域时,取得输入讯号的移动轨迹,并且在移动轨迹包含特定方向时,计算输入讯号的位移。最后在位移到达默认值时,将移动电子装置切换至屏幕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移包括水平分量及垂直分量。而在位移到达默认值时,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的步骤包括在垂直分量到达默认值时,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切换移动电子装置至屏幕锁定状态的步骤包括由触控式屏幕上最靠近起点的边缘开始,沿着移动轨迹拖曳显示屏幕锁定画面于触控式屏幕。并且关闭移动电子装置接收操作的功能。其中,屏幕锁定画面为完全涵盖触控式屏幕的全屏幕画面。且屏幕锁定画面所显示的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电量、讯号强弱、日期时间、未接来电讯息、未读邮件讯息、未读简讯、未听取的语音信箱,以及铃声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