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紫外光通带滤波器材料四水硫酸镍钠晶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404.2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庄欣欣;王霞;苏根博;郑国宗;贺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46 | 分类号: | C30B29/46;C30B7/04;G02B1/02;G02B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紫外光 滤波器 材料 硫酸镍 晶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与人工晶体材料。
背景技术
常用的紫外晶体通带滤波器,例如六水硫酸镍(NiSO4·6H2O简称NSH)、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具有在紫外波段具有高的光学透过率,可见光波段强吸收的特性,广泛用于光谱、激光等技术领域。1998年N·B·Singh,W·D·Pantlow发明了一种热稳定性比NSH晶体更好的新紫外光滤波晶体六水硫酸镍钾(K2Ni(SO4)2·6H2O简称KNSH),(N·B·Singh,W·D·Pantlow,U·S·Patent5788764,Aug,4,1998)作为紫外通带滤波器的制作材料。NSH和KNSH晶体虽然在紫外波段(254nm)附近有很高的透过率(>80%),但在450~600nm可见光范围仍有相当部分的透过率。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我所申报的发明专利(申请号03154182.8)——一种用于紫外光通带滤波器的十二水硫酸镍钴晶体(CoNi(SO4)2·12H2O,简称CNSH)这种晶体在紫外波段(254nm)有高的透过率并能将大部分的可见光波段(450~600nm)过滤。
迄今为止,所报道的紫外光通带滤波器晶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均不超过100℃,使得这些材料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由于紫外光滤波晶体的组份、结构特征与光谱及热稳定性能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据此我们设计一种新的紫外光通带滤波器晶体材料——四水硫酸镍钠(Na2Ni(SO4)2·4H2O简称NNSH)。这是一种新的复合络合物,目前国内外尚无该化合物晶体生长、热学及光谱性能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并研制出一种新的紫外光滤波器晶体材料,使该晶体材料具有常规紫外晶体具有的紫外波段(~254nm)的高透过率,同时又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采用溶液蒸发法生长出厘米级尺寸的NNSH晶体。
实现该发明的技术方案
NNSH的合成:合成方法是采用国产分析纯的Na2SO4和NiSO4·6H2O试剂,摩尔比为1:1的二种原料在超纯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呈深绿色溶液,经蒸发后得到绿色的NNSH透明结晶,其复合反应表示式为:
Na2SO4+NiSO4·6H2O=Na2Ni(SO4)2·4H2O+2H2O
所得到的NSH结晶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定该晶体中Ni与Na元素的化学配比为1:2。NNSH的晶体结构:用CAD—4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2Ni(SO4)2·4H2O,分子量368.87,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5.5374(9),b=8.2022(13),c=11.0520(18),β=100.5010(10)°,v=493.56(14)z=2,Dc=2.482g·cm-3。NNSH的分子结构和单晶结构见图1和图2。
晶体生长方法:NNSH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和一定的溶解度温度系数,适合采用水溶液蒸发法生长:(1)晶体生长溶液的配制:首先配制NNSH饱和溶液,饱和温度控制在60~70℃,溶液为深绿色,PH值为5~5.5,并装在直径为7~10cm的生长容器中。蒸发法生长NNSH晶体:采用饱和溶液中自发结晶透明完整晶体作为籽晶,粘合固定在有机玻璃晶架上。经过预热后将籽晶移入饱和溶液中进行恒温生长,生长溶液的温度控制精度为±0.01℃,晶体正反向转动速度为30~60转/分,通过水蒸发量的控制,晶体的平均生长速度为0.5~1毫米/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