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5863.1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大庆;刘伟强;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6 | 分类号: | A61L27/26;A61L27/54;A61K38/18;A61K47/42;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骨诱导材料,包括骨诱导因子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诱导因子包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所述载体主要由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肝素、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凝血酶及氯化钙经相互作用形成凝胶基质,所述骨诱导因子通过与肝素的结合被包埋于该凝胶基质中;其中,所述纤维蛋白原与纤维结合蛋白的摩尔比为1~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结合蛋白与肝素的摩尔比为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诱导因子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该蛋白与肝素的质量比为1∶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从动物骨中提取的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或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与纤维蛋白原的比例关系为:每1mg纤维蛋白原对应0.3~1.2IU的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6.一种骨诱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包含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诱导因子作为组分I,配制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肝素和纤维蛋白稳定因子的溶液作为组分II,其中所述纤维蛋白原与纤维结合蛋白的摩尔比为1~10∶1;
(2)配制含有凝血酶和氯化钙的溶液作为组分III;
(3)将组分II加入组分I,以溶解诱导因子;
(4)将组分III加入组分II和I的混合溶液,以形成骨诱导因子缓释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组分I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纤维蛋白原在组分II中的浓度为4~120mg/m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凝血酶在组分III中的浓度为40~800IU/ml,所述氯化钙在组分III中的浓度为35~45umol/ml。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II和III的PH值为6.8~9。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组分II加入组分I之后,在33℃~37℃水浴中放置15~30分钟。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组分III加入组分II和I的混合溶液之后,放入培养箱孵育1~2小时。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诱导材料在骨移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8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