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调整制动力的爆胎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2329.5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周一平;戴关林;朱想先;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17 | 分类号: | B60T8/17;B60T8/176;B60T8/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具体说是一种能调整 制动力的爆胎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在高速行驶爆胎导致的后果十分可怕,有数据表明:高速行 驶爆胎导致的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死亡人数的49.81%,占受 伤人数的63.94%,占直接财产损失的43.38%。所以,高速行驶爆胎被 公认为高速行驶状态下行车安全的头号杀手,这也是一项国内外汽车 专家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汽车爆胎后,这么控制汽车以 最佳的制动力来实现制动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现有的爆胎制动系 统是只要车速在需要制动的车速以上就以最大的制动力来进行制动, 这样制动就非常强烈,对驾驶员及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有非常大的影 响,因此车上的财产和人身不能得到保障,安全系数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调整制动 力的爆胎制动系统,它能够根据不同的车速采样不同的制动力,可以 使车辆更平稳、安全的制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能 调整制动力的爆胎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系统包括ECU控制 模块及与其连接的真空助力器和胎压监测模块,该ECU控制模块通过 前后腔闭合电磁阀和后腔进气电磁阀连接真空助力器,所述ECU控制 模块通过胎压监测模块连接车轮。胎压监测模块采样从车轮上采样到 数据,然后传给ECU控制模块,经过ECU控制模块处理后,再控制 前后腔闭合电磁阀,然后通过该电磁阀关闭真空助力器的前腔和后腔, 然后再控制真空助力器的进气量,根据进气量的大小实现不同大小的 制动力度,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分配制动力,让车辆更平稳、安全的 制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轮上设有制动器,该制动器通过防抱死刹车 模块连接真空助力器。该防抱死刹车模块英文简写为ABS,它是利用 装在车辆刹车系统上的传感器来感知刹车时车轮的运动状态,当车辆 紧急制动时,车轮的转速在制动系统的作用下迅速降低,当传感器感 知到车轮即将停止转动时,会发出一个指令给刹车系统,减小制动力, 当车轮恢复转动后制动力又会加大,到车轮又要停转时制动力再减小, 如此反复,确保车轮不被抱死,这种动作是十分迅速的,每秒钟大约 发生几十次。这样既能保持足够的制动力,又能防止车轮抱死后车辆 失去控制,特别是在湿滑路面上,车轮抱死会发生侧滑、打转,十分 危险。
作为优选,所述的ECU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和ECU,该信号 接收器和ECU连接主控电源。该主控电源为电池,这些单元都是通过 电池来驱动工作的,该装置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来自信号发射器发射 出来的从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通过ECU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控制真空 助力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胎压监测模块包括MCU、信号发射器及监测传 感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监测传感器连接在MCU两端,MCU、信号 发射器及监测传感器连接监测电源。该监测电源为电池,这些单元都 是通过电池来驱动工作的,该监测传感器包括多类传感器,分别为压 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该监测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4 个轮胎上,当发生爆胎时,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给MCU,MCU 经信号发射器将信号发送给ECU控制模块上的信号接收器,以使得 ECU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真空助力器采取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腔进气电磁阀为高频电磁阀。高频电磁阀可 以通过调频和调幅来控制真空助力器后腔的进气量和进气速率,进而 控制制动力的大小,以实现根据不同的车速采用不同的制动力。
本发明构思巧妙,使其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能够根据不同的车速采样不同的制动力,可以使车辆更平稳、安 全的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原理方框图:
图2是胎压监测模块的原理方框图;
图3是ECU控制模块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 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