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8449.8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华;闫玉鑫;张雁丽;卿晨;张长芹;周琳;孙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53/00 | 分类号: | C07J53/00;A61K31/56;A61K36/1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萜生物碱化合物环苏黄杨宁M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中药黄杨性平,味苦,无毒。功用主治:祛风湿,理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胸腹胀气,牙痛,疼痛,跌打损伤。《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木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作用。黄杨木粉是民间流传治疗心病的有效药物。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um D)系从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Sieb.et Zucc.)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亦称黄杨宁、环常绿黄杨碱D、黄杨碱等,化学结构属三萜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脉结代、冠心病、心律失常者。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环维黄杨星D有保护神经元、抗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作用。临床上,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均具有较好的作用,是我国成功研制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多年的临床应用显示,环维黄杨星D对多种心律失常、心绞痛、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被收录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环维黄杨星D作为一种非苷类强心药服用药时安全性较大,且长期应用毒副作用低,这些都预示着这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新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环维黄杨星D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如钙增敏作用、消除心肌肥大作用、对抗心肌缺血的治疗机理、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等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杨木中生物碱一般对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未见有黄杨三萜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三萜生物碱化合物环苏黄杨宁M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环苏黄杨宁M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集小叶黄杨Buxus.microphylla的地上部分,粉碎后用70%丙酮常温渗漉提取3-4次,每次1-2天,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丙酮蒸出,得到浸膏;所得浸膏加一定量的酸水稀释并调pH值为2-3,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得到非生物碱部分;酸水液碱化至pH为9-10,用氯仿萃取2-3次得到总生物碱部分;氯仿部分在常压硅胶柱上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进行粗分,用TLC检测,得到4-6个部分.氯仿-甲醇(50∶1)部分再用石油醚-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洗脱得到化合物环苏黄杨宁M,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即可。
更具体地制备方法为:取小叶黄杨地上部分,粉碎后用70%丙酮常温渗漉提取3次,每次2天;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丙酮蒸出,得到浸膏,加酸水稀释调pH=2,分别用30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非生物碱部分;酸水液碱化至pH=10,用氯仿萃取3次得到生物碱部分;氯仿萃取拌硅胶在常压硅胶柱上柱层析,氯仿-甲醇(100∶0,50∶1,20∶1,10∶1,2∶1)梯度洗脱,用TLC检测,得到5个部分Fr.1-Fr.5;取Fr.2部分经硅胶柱层次石油醚-丙酮(20∶1,5∶1)得到Fr.2.1,Fr.2.2两个组分;Fr.2.1经继续上硅胶柱用石油醚-丙酮(40∶1,20∶1,10∶1)梯度洗脱,得到石油醚-丙酮(20∶1)洗脱液洗脱得到部分浓缩后分离纯化,并用Sephadex LH-20进一步纯化得到环苏黄杨宁M,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即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环苏黄杨宁M为活性成分,以及含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尤其是用于制备治疗肝癌和白血病的药物。
上文所述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黏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黏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镁、以及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鲁蓝类配合物纳米晶体与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摆锤式刚臂系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