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117.7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宁;高东微;钟玉清;钟国强;何方洋;万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07H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062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食用 油脂 核酸 方法 | ||
1.一种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食用油脂中极性成分的萃取
采用水作为萃取剂分多次对食用油脂进行萃取,并用离心的方法进行油液分离;
(2)萃取液的浓缩
全部转移萃取液于电热恒温干燥设备或其它干燥设备内,充分干燥;
(3)食用油脂中DNA的粗提;
(4)粗提DNA的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萃取过程中,采用离心方法去除油水界面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共需萃取初榨大豆油400mL-600mL、或初榨菜籽油约700mL-1000mL、或初榨玉米油约700mL-1000mL、或者花生油、芝麻油400mL-600mL、或者棕榈油600mL-8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测油脂为初榨大豆油时,步骤(3)中DNA的粗提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取预热至约80-90℃CTAB提取液8-10mL,分多次小心洗下表面皿上干燥的萃取物,吸取洗下的萃取物转移至15mL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充分震荡约30s,7500×g室温离心10min;分别小心吸取上清至另一15mL离心管,再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操作同上,小心吸取上清,上清加入0.2至0.3倍体积的预冷异丙醇,充分上下倒置混匀,置0℃约20-40min后10000-12500×g,4℃离心6min,沉淀置0℃待用;上清于27000-30000×g,4℃离心10min,弃取上清,沉淀加入500μL 70%-80%预冷的乙醇,充分上下倒置混匀,27000-30000×g,4℃离心5min,弃去上清,置核酸真空干燥仪干燥;上述10000-12500×g离心所获沉淀加入约1200μL 70%-80%预冷的乙醇,充分上下倒置混匀,27000-30000×g,4℃离心5min,弃去上清,置核酸真空干燥仪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测油脂为初榨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棕榈油、棉籽油或各种精炼油等时,步骤(3)中DNA的粗提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取预热至约80-90℃ CTAB提取液8-10mL,充分溶解干燥的萃取物于15mL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充分震荡约30s,7500×g室温离心10min;上清按1/10体积加入3M NaAc,混匀,加入LA溶液,混匀,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20℃静置约40min-60min后,27000-30000×g,4℃离心10min,弃取上清,沉淀加入500μL 70%-80%预冷的乙醇,充分上下倒置混匀,27000-30000×g,4℃离心5min,弃去上清,置核酸真空干燥仪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食用油脂中核酸的方法,其特正在于:所述步骤(4)粗提DNA的纯化利用特制的长片段核酸富集纯化装置来进行,
该长片段核酸富集纯化装置包括一个筒状主体(1),在两端开口端口包覆半透膜(2),在筒状主体上设有取液孔(3)和加样槽(4),取样孔(3)带有胶塞(5),在加样槽下方的部分筒状主体内充填有琼脂糖凝胶(6),而取液孔下方的部分筒状主体保持为空腔(7),用作注入电泳缓冲液;
所述的装置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a)电泳槽加入电泳缓冲液;
(b)取液孔下方的部分筒状主体的空腔加满电泳缓冲液,并盖紧取液孔胶塞;
(c)将核酸富集纯化装置浸入电泳槽内电泳缓冲液中;
(d)待纯化核酸与上样缓冲液(含指示染料)混匀后,加入到加样槽,并通电;
(e)待指示染料条带全部进入取液孔下方缓冲液中,弃去取液孔下方的缓冲液;
(f)重新注满电泳缓冲液于取液孔下方的空腔,盖紧取液孔胶塞,重新放入电泳槽中,继续通电电泳,收集取液孔下方空腔的缓冲液进行酚氯仿抽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1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