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5-氮杂-2’-脱氧胞苷及其中间产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385.1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力勋;储刚;王正泽;黄海燕;李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73 | 分类号: | C07H19/073;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氮杂 脱氧 及其 中间 产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氮杂-2′-脱氧胞苷的制备方法,涉及新的氮杂胞嘧啶脱氧核苷,它是用于制备5-氮杂-2′-脱氧胞苷的中间体,还涉及制备该新的氮杂胞嘧啶脱氧核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5-氮杂-2′-脱氧胞核苷,即地西他滨(decitabine),化学名为:4-氨基-1-(2-脱氧-β-D-赤型-呋喃核糖)-1,3,5-三嗪-2(1H)-酮,是由美国SuperGen公司开发,用来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的药物。5-氮杂-2′-脱氧胞核苷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地西他滨作为特异的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可逆转DAN的甲基化过程,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肿瘤细胞内,地西他滨被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以磷酸盐的形式与DNA参合。高浓度的地西他滨掺合可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死亡,发挥其细胞毒性作用;低浓度的地西他滨掺合可替代肿瘤细胞内的胞嘧啶与DNA甲基化转移酶共价结合,使DNA甲基化转移酶失活但不会导致细胞死亡。地西他滨除对骨髓增生综合症有疗效外,同时对镰状细胞性贫血、髓性白血病以及一些实体瘤也有疗效(胡艳玲,中国药学杂志,2008,02:81-84)。
迄今为止,已有多篇文献公开了多种合成5-氮杂-2′-脱氧胞苷的方法,主要如下:
J.Pliml,等(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29:2576-8,1964)报道了通过制备1-(2′-脱氧-3′,5′-二-O-对甲基苯甲酰氧基-D-阿拉伯呋喃糖基)-5-氮杂胞嘧啶为中间体制备2′-脱氧-D-阿拉伯糖基-5-氮杂嘧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环化制备氮杂胞嘧啶环的方法首次合成了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的α、β混合物,该方法合成路线如Scheme3所示:
在该方法中,起始原料2-脱氧核糖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较难,不易获得,且制备得到的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为α、β混合物,该文献没有进一步提供获得高纯度的β异构体即(地西他滨)的方法。
另一篇文献(DE2012888,及Nucleosides Nucleotides,1987,6:393)报道了采用3,5-二-O-对甲基苯甲酰基-2-脱氧-1-氯代核糖与硅烷化的氮杂胞嘧啶对接制备1-(2′-脱氧-3′,5′-二-O-对甲基苯甲酰基-D-阿拉伯呋喃糖基)-5-氮杂胞嘧啶,再进一步制备得到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如Scheme4所示:
Michael W.等(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70,35,2:491-495)报道了以3,5位乙酰化保护的1-氯-2-脱氧-D-阿拉伯呋喃糖和硅烷化的氮杂胞嘧啶反应制备乙酰化的5-氮杂-2′-脱氧胞嘧啶核苷后,进一步水解后分别制备了1-(2′-脱氧-α-D-阿拉伯呋喃糖基)-5-氮杂胞嘧啶和1-(2′-脱氧-β-D-阿拉伯呋喃糖基)-5-氮杂胞嘧啶。该方法应用规模小,操作比较复杂,且需要采用柱层析分离的方法,收率较低,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该方法合成路线如Scheme5所示:
另一篇文献(J.Org.Chem.1986,51:3211-3213)报道了下述合成路线(Scheme6):
该方法中使用了特殊结构的保护基来保护2-脱氧糖作原料与硅烷化的氮杂胞嘧啶来制备相应的中间体,进而制备5-氮杂-2′-脱氧胞苷,该保护基试剂为非常用试剂,价格昂贵,在核苷合成中很少应用,产品工业化的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此外,季竞竞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7):468-469)报道了用1,3,5-三-O-乙酰基-2-脱氧-D-核糖与硅烷化保护的5-氮杂胞嘧啶,在三甲基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TMSOTf)作为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得1-(3,5-二-O-乙酰基-2-脱氧-D-核糖)-5-氮杂胞嘧啶,再进一步用氨甲醇氨解制得5-氮杂-2′-脱氧胞苷,该方法中使用到的部分试剂毒性及刺激性大,难以适应药品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该合成路线如Scheme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