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加热改良构造的长晶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4951.0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吕秀正;林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28/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热 改良 构造 长晶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多晶硅长晶炉,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具有加热改良 构造的长晶炉。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显示为公知的长晶炉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加热室90 设置于长晶炉9内,于加热室90内容设有桌板91、与坩埚92,坩埚92中装 盛有熔融的硅浆。以支撑柱93固设于长晶炉9的炉底盖94,并支撑于桌板 91、及坩埚92的下方。
如1图所示,电热器95设置于坩埚92四周,以幅射热对硅浆进行加热, 对坩埚92上部、及下部则无法直接且均匀地加热。又为了要提供坩埚92稳 固的支撑,桌板91制作的非常厚重,而导致桌板91的热容量大。
加热时,桌板91需吸收大量的潜热后才能逐渐达到设定温度;在冷却 时,桌板91散热不易,使得长晶炉9浪费许多不必要的能源。
再者,由于桌板91散热不易,使坩埚92内的硅浆上、下冷却不均匀, 造成凝固后的晶碇内部存有应力,最终产出的硅碇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热改良构造的长晶炉,以期克服公 知技术中存在的浪费能源及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加热改良构造的长晶炉,包括:
一炉体,包括有一炉上腔、及一炉底盖,该炉底盖是盖合于该炉上腔 下方、并共同围绕形成一炉内空间;
一支撑桌体,容设于该炉体的该炉内空间内,该支撑桌体包括有一桌 板、及复数根支撑柱,该桌板通过该复数根支撑柱以固设于该炉底盖内;
其中:
一顶加热器,容设于该炉体的该炉内空间内、并对应位于该桌板上方, 该顶加热器包括有一第一层加热器、及至少一第二层加热器分别悬吊固设 于该炉上腔内,该第一层加热器是高于该至少一第二层加热器,该至少一 第二层加热器其外周并大于该第一层加热器;以及
一底加热器,与该支撑桌体的该桌板组设一起。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还包括有一加热室容设于该炉体的该炉内空间 内,该加热室内部形成有一室内空间其内至少容纳有该支撑桌体的该桌 板、该顶加热器、与该底加热器。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加热室是双层结构,包括有一内层隔热材及 一外层保温材。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加热室包括有一上罩、及一下隔板,通过该 上罩盖合于该下隔板上以共同围绕形成该室内空间。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还包括有复数个穿孔、及复数个高领套筒,该 加热室的该下隔板贯设有该复数个穿孔,该复数个高领套筒穿设于该复数 个穿孔内,该复数根支撑柱分别穿过该复数个高领套筒,并固设于炉底盖 内。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加热室的该上罩包括有一上隔板、及复数个 侧隔板,该复数个侧隔板彼此并排围绕固设于该上隔板下方。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顶加热器的该第一层加热器包括有一环状电 阻、及二石墨电极,该二石墨电极分别电连接至该环状电阻。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顶加热器的该至少一第二层加热器包括有一 环状电阻、及二石墨电极,该二石墨电极分别电连接至该环状电阻。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底加热器包括有复数个弯曲电阻条,分别设 置于该支撑桌体的该桌板下方;每一支撑柱包括有一石墨电极支柱,支撑 顶抵于该复数个弯曲电阻条其中的一下方并彼此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还包括复数个绝缘压片,该复数个绝缘压片设 置于该支撑桌体的该桌板与该复数个弯曲电阻条之间。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每一支撑柱还包括有一调整螺帽,该石墨电极 支柱顶端还设有一外螺牙,通过该调整螺帽螺合于该外螺牙上以支撑顶抵 着该弯曲电阻条。
所述的长晶炉,其中,该调整螺帽包括有一石墨调整螺帽。
本发明的效果是:可加速内部硅原料吸收热能,产生良性循环以快速 熔融加热整锅坩埚内的硅原料,故可节省能源与时间。再者,由于顶、底 加热器几何线条简单,且各别加热器其型状对称,除能对坩埚均匀加热, 除省能又方便加热器加工,可节省加热器制造成本。此外,长晶炉的内层 隔热材可隔绝加热室能量外泄、外层保温材更可加强保温效果,如此可达 节能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长晶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长晶炉其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顶加热器其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角螺养殖技术
- 下一篇:等级转换设备、等级转换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