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1(S)-氨基-2-羟基乙基)-N-[(2,4-二氟苯基)-甲基]-2-[8-甲氧基-2-(三氟甲基)-5-喹啉]-4-唑甲酰胺的顺丁烯二酸盐、甲苯磺酸盐、反丁烯二酸盐和草酸盐盐类,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8281.8 | 申请日: | 200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陈霄;殷姜古;付晓永;D·J·布里希;关若泽;舒和真;S·崔斯卡;唐琪华;V·里欧塔;Z·夏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灵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13/04 | 分类号: | C07D41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维升;李连涛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羟基 乙基 苯基 甲基 甲氧基 喹啉 甲酰胺 丁烯 二酸盐 甲苯 磺酸盐 草酸盐 盐类 及其 | ||
1.化合物I的结晶盐形式,其选自结晶顺丁烯二酸盐单水合物盐形 式I、结晶甲苯磺酸盐水合物盐形式I、结晶反丁烯二酸盐形式及结晶草 酸盐形式
式I。
2.权利要求1的结晶盐形式,其中该盐形式为结晶顺丁烯二酸盐单 水合物盐形式I。
3.制备式I化合物的结晶顺丁烯二酸盐单水合物盐形式的方法,
式I
该方法包含:
(a)将式I的游离碱化合物的等分试样悬浮于包含至少50体积%异 丙醇的混合异丙醇/水溶剂中,其中所悬浮物质与溶剂的比率 为至少约1:8,以g计的重量/以ml计的体积;
(b)将步骤"a"中所制备的悬浮液加热至至少50℃;
(c)在10分钟时间内,使通过将至少一当量的顺丁烯二酸溶解于 足以溶解其的量的混合溶剂中而制得的溶液与步骤"b"中所制 备的经加热悬浮液相混合,该混合溶剂包含50体积%异丙醇及 50体积%水;
(d)过滤来自步骤"c"的混合物以提供溶液,同时将该溶液的温度 维持在至少约50℃的温度;
(e)在10分钟时间内,再将以步骤"a"中所用水体积计约1.25体积 的水添加至来自步骤"d"的滤液中,同时将该混合物维持在至 少约50℃的温度;
(f)在30分钟时间内,将来自步骤"e"的溶液冷却至约40℃,从而 形成沉淀浆料;
(g)在约40℃的温度下将来自步骤"f"的浆料搅拌第一段时间,接着 在2小时时间内,将该浆料冷却至5℃;
(h)任选收集步骤"g"中沉淀的固体且将其于含有以体积计至少 66%的异丙醇的混合异丙醇/水溶剂中洗涤;
(i)任选在55℃下将步骤"h"中获得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干燥5小 时。
4. 5-(1(S)-氨基-2-羟基乙基)-N-[(2,4-二氟苯基)-甲基]-2-[8-甲氧基 -2-(三氟甲基)-5-喹啉]-4-噁唑甲酰胺的顺丁烯二酸盐的结晶顺丁烯二酸 盐单水合物盐形式I,其特征在于图10的红外光谱,且进一步特征在于表 I中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案,该图案以衍射角(以2θ计,所有值反映± 0.2的准确度)、晶格"d"间距(以埃计)及相对峰强度("RI")表示:
表I
5.制备式I化合物的结晶甲苯磺酸盐水合物盐形式I的方法,
式I
该方法包含:
(a)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结晶的无水甲苯磺酸盐:
(1)以每克悬浮的式I化合物至少10ml乙腈将式I的游离碱化合 物的等分试样悬浮;
(2)将步骤"a"中所制备的悬浮液加热至至少约60℃的温度;
(3)将至少一当量的甲苯磺酸混合至该悬浮液中;
(4)将步骤"c"中所制备的混合物加热至至少约70℃,产生溶液;
(5)在至少约20分钟的时间内,以提供混合物中13:8的乙腈: 叔丁基甲基醚的比率的量将叔丁基甲基醚混合至步骤"d" 中所制备的热溶液中;及
(6)在至少约2小时时间内,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周围温度,使式 I化合物的结晶无水甲苯磺酸盐沉淀;
(b)收集步骤"a(6)"中所制备的沉淀盐的等分试样且在产生第一固体 浮渣所必需的时间内将其与一定量的水组合以得到每克盐6ml 水的比率;
(c)用等于1.66倍步骤"b"中所用水量的水将步骤"b"中所产生的该第 一固体浮渣制成浆料;
(d)将步骤"c"中所制备的浆料搅拌产生湿饼所必需的时间;
(e)再添加3倍步骤"c"中所添加的水量的水,以与步骤"d"所产生湿饼 形成第二浆料,且将该浆料搅拌5天;
(f)于周围温度下在真空下干燥来自步骤"e"中产生的浆料的固体, 从而产生式I化合物的甲苯磺酸盐水合物形式I盐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灵公司,未经先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82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