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8183.7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敖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桦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调控 特性 阻抗 电磁 干扰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线,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低压差分信号(LVDS)在传输上的要求,欲传输LVDS的导线必须具有100欧姆特性阻抗、以及受控制的电磁干扰,才能正确传输讯号指令,否则将产生信号反射与噪声干扰,而造成讯号损失、变形与失真。一般来说,传输LVDS的导线可为传统并线、软性印刷电路板、同轴缆线等等。不过,软性印刷电路板、同轴缆线成本都较高,而并线虽然成本较低,但却容易有电磁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并线的电磁干扰问题,已有许多厂商提出防电磁干扰遮蔽外壳。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第6162086、6179662号专利均属这类现有技术。但是,这类遮蔽外壳会加大传输线所占用的空间,而在某些应用中并不允许体积过大,使得这类遮蔽外壳并不适合采用。
另外,双绞线在电磁干扰的控制上有着不错的效果,同时成本也低廉。但是,因为双绞线中两条互相缠绕的导线之间具有间隔、空隙,使得双绞线在特性阻抗上的控制却不尽理想。
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顺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规格互相绞在一起时,其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而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在线发出的电波抵消。关于双绞线的详细资料,可参阅美国专利第4486619号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其同时拥有绞线、并线的特性结构,而实现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该传输线至少由两条导线所组成,且两条导线彼此沿该传输线纵轴方向相互扭曲,并且,所述两条导线彼此紧密结合而没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导线至少由金属线、包覆金属线的绝缘皮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输线中,除了使传输线彼此扭曲(例如双绞线)而控制电磁干扰以外,并使两条导线彼此紧密结合而没有间隙,进而控制特性阻抗,因而实现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制作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1B,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的传输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如图1A所示,提供并线型态的传输线10。传输线10至少由两条导线所组成,而每条导线至少由金属线10a、包覆金属线10a的绝缘皮10b所组成。需特别注意的是,上述并线型态的传输线10是指两条导线彼此紧密结合而没有间隙。如此,本实用新型传输线10基于彼此之间没有空隙,而已能对特性阻抗作控制。接着,使如图1A所示的传输线10中两条导线彼此沿传输线10纵轴方向相互扭曲,如图1B所示。如此,本实用新型传输线10基于绞线结构,而已能对电磁干扰作控制。
与现有双并线相比,如图1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传输线10额外具有绞线结构,而能对电磁干扰作控制。两条导线彼此沿传输线10纵轴方向的扭曲偏移量会影响电磁干扰的控制效果。
与现有双绞线相比,如图1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传输线10额外具有并线结构,而能对特性阻抗作控制。两条导线中金属线10a彼此的距离、以及绝缘皮10b的特性阻抗常数会影响特性阻抗的控制效果。
因此,如图1B所示之本实用新型传输线10基于同时拥有绞线、并线的特性结构,而实现同时调控特性阻抗与电磁干扰。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之详述,系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之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之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桦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桦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音频插座连接器
- 下一篇:断路器接线端子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