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192.7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宝;陈学刚;何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显示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空气层的散射,增加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改善显示效果,以及可以增加触摸屏的抗冲击能力的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触摸屏,因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而且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利用这种技术,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的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发达国家的系统设计师和我们国家率先大胆使用触摸屏的系统设计师们已知道:触摸屏在各种领域的运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已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请参考图1,所示为传统的触摸屏10’和液晶显示器30’的组合图。所述液晶显示器30’的中部为显示用的视窗区32’(Visual Area)。传统的触摸屏10’和液晶显示器30’表面的组装都是在液晶显示器30’的视窗区32’周围贴上一圈双面胶18’,通过所述双面胶18’将触摸屏10’和液晶显示器30’粘合在一起。
但是,因为传统的触摸屏一般直接用双面胶贴合在液晶显示器上,所述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粘合力相对较差,彼此之间因长期使用或者氧化很容易脱落。而且,所述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器之间因为隔着双面胶层所以会形成一层空气层,所述空气层的存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光线的散射,并影响触摸屏的光透过率,还进一步降低了显示器所显示色彩的饱和度及对比度。
所以,亟待一种新的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可解决上述传统触摸屏和显示器组合中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粘合力更强,消除空气层的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显示效果及提高光透过率,同时可对触摸屏受力起到缓冲作用的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包括显示器和用于定位显示器所指示功能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和触摸屏之间布满透明的胶水层。
优选的,所述胶水层涂满在显示器前部包括视窗域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的胶水层是无色的。
所述透明胶水层采用光固化胶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技术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通过采用无色透明胶水层代替原来触摸屏和显示器之间的双面胶及空气层,所述胶水填充原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空气层,避免空气层的散射,增加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从而改善显示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在显示器表面上整面丝印胶水层可大大增加触摸屏和显示器之间的粘合强度;3)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用布满显示器的胶水层取代原来的空气层后,避免了因为空气层存在带来的散射,同时增加了光透过率;4)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所述胶水层是采用丝印工艺涂满在液晶显示器上的,采用合适目数的网板配合胶水可以控制所述胶水层的厚度,并且可以保证胶水厚度的均匀性;5)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所述胶水层在固化之后对触摸屏的受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增加触摸屏的抗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电阻式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器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和显示器的组合,包括显示器30和用于定位显示器30所指示功能的触摸屏10。所述显示器30和触摸屏10之间设置有透明的胶水层20。
所述触摸屏可运用在各种人机交互式的用户界面上,比如:业务查询显示系统;领导办公设备、手机、数码摄像机或者数码相机等电器设备上。本实施方式中,将以手机为例。可直接通过触摸屏对显示器上的图标进行操作指令,并由手机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砂带磨光机
- 下一篇:一种列车红外轴温探测系统的热轴判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