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2414.7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生;刘起霞;邹剑峰;陈晋华;刘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地平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4/06;E21B1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51045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打桩机一次性深孔作业用钻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钻具。
背景技术
目前,静压或锤击预制桩、长螺旋灌注桩、CFG桩、沉管灌注桩等在桩基础中被广泛采用,但若遇上粒径大层位厚的卵砾石层、风化孤石或岩石夹层、爆破块石或片石填土层、基岩地层等复杂地层,则无法穿过,通常的处理方法为放弃上述桩型,采用钻冲孔桩等其他方法处理,既增加工程成本,又不能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钻进效率的组合钻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钻具,包括端部带有风动潜孔锤的空心钻杆,所述空心钻杆的内部套装有与风源相连接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与潜孔锤的导风口相连接。
在所述空心钻杆的外部包覆有长度与空心钻杆的长度相适应的外护管,所述外护管的两端部与空心钻杆连为一体。
在所述空心钻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上述组合钻具通过联接盘安装在动力头上后,风动潜孔锤正循环垂直冲击钻进,由风源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内部进风管传输给风动潜孔锤并驱动其作功,排出的废气经钻头排气孔排出,冲洗孔底,冷却钻头,并携带岩渣沿孔壁的环状间隙返回地表;为使工作时排渣效果更好,当钻进地层没有大量块石卡钻风险时,可以在空心钻杆外周面上设置螺旋叶片,钻杆转动时,渣子在风动作用下顺长螺旋叶片向上吹出,具有更好的排渣效果;当在空心钻杆的外部包覆有长度与空心钻杆的长度相适应的外护管,该外护管的两端部与空心钻杆连为一体,工作时,岩渣沿孔壁与外护管之间的环状间隙返至地表,这时,外护管与空心钻杆连动,当高速气流冲刷孔壁时,孔壁受外护管保护而不易坍塌掉块,有利于保护孔壁的完整性;在风动潜孔锤冲击破碎岩石或卵砾石层的同时,动力头带动空心钻杆和风动潜孔锤进行适度的钻压与回转钻进,既能研磨刻碎岩石,又能使风动潜孔锤击打位置不停的变化,使风动潜孔锤底部的合金突出点每次都击打在不同位置,大大加快对岩石的破碎作用,不用拆换钻具就能一次性满足深孔作业,成孔效率高,质量好(保证垂直度),解决了桩基础需要穿透不规则石块、漂石、孤石及卵砾石、基沿等复杂地层的引孔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钻具,包括端部带有风动潜孔锤1的空心钻杆2,所述空心钻杆2通过联接盘6安装在钻机的动力头7上,所述空心钻杆2的内部套装有与风源相连接的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的出风口与潜孔锤1的导风口相连接;在所述空心钻杆2的外部包覆有长度与空心钻杆2的长度相适应的外护管4,所述外护管4的两端部与空心钻杆2连为一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钻具,包括端部带有风动潜孔锤1的空心钻杆2,所述空心钻杆2通过联接盘6安装在钻机的动力头7上,所述空心钻杆2的内部套装有与风源相连接的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的出风口与潜孔锤1的导风口相连接,在所述空心钻杆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地平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地平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真空压缩袋气嘴
- 下一篇:一种单吸多段式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