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4515.X | 申请日: | 2007-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万名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7000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连环 少齿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速器是齿轮传动减速器,行星减速器,连杆减速器,三环减速器等。目前这些减速器都能传递转矩,起减速作用,但是当机器在需要低速重载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型号减速器,就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需求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制造一种大速比,重载荷,大传动扭矩的减速器,弥补现有减速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箱体上,带有外齿的高速小齿轮轴,分别与第一中间过渡轴大齿轮和第二中间过渡轴大齿轮啮合,将运动分流传递给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和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带外齿的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和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分别与第一偏心轴齿轮和第二偏心轴齿轮啮合,将运动再次减速传递给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A偏心套、B偏心套和C偏心套固定在第一支撑偏心轴上,沿轴心线方向相串联,在第一支撑偏心轴上,A偏心套和C偏心套外圆轴心线重合,与B偏心套外圆的轴心线以第一支撑偏心轴的轴心线为参照成180°布置;E偏心套、F偏心套和G偏心套固定在第二支撑偏心轴上,沿轴心线方向相串联,在第二支撑偏心轴上,E偏心套、G偏心套外圆轴心线重合,与F偏心套的外圆轴心线以第二支撑偏心轴的轴心线为参照成180°布置;低速外齿轮为一外齿轮,固定在低速输出轴上,带内齿的前外侧低速内齿板和后外侧低速内齿板把带内齿的中间低速内齿板夹在中间,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分别借助A偏心套、B偏心套、C偏心套和E偏心套、F偏心套、G偏心套的外圆为偏心轴,借助前外侧低速内齿板、后外侧低速内齿板和中间低速内齿板的内齿与低速外齿轮的外齿的啮合带动低速输出轴运转,形成双曲柄连杆内齿连环传动部分。
第一支撑偏心轴、第二支撑偏心轴、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高速小齿轮轴,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低速输出轴分别平行安装在箱体上。
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为有三条偏心中心线的曲轴,高速小齿轮轴本身带有外齿轮,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中间过渡轴大齿轮、第二中间过渡轴大齿轮、第一偏心轴齿轮和第二偏心轴齿轮,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和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本身也带有外齿轮,分别与第一偏心轴齿轮和第二偏心轴齿轮啮合。
动力从高速小齿轮轴输入,经过与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和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上齿轮与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上齿轮的啮合达到二级变速,实现分流减速,第一支撑偏心轴和第二支撑偏心轴同步运转,带动前外铡低速内齿板、后外侧低速内齿板和中间低速内齿板做平面运动,使它们的内齿与低速外齿轮的外齿作少齿差行星啮合运动(内齿比外齿多1-3齿),使低速外齿轮产生旋转,实现低速大转矩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效率高承载能力强,零件种类少,零件无特殊材料和加工方法就能制造,适用性广。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外观图
附图2:齿轮连环少齿差减速器结构图
附图中:1-箱体,2-第二偏心轴齿轮,3-第一支撑偏心轴,4-A偏心套,5-B偏心套,6-C偏心套,7-低速外齿轮,8-低速输出轴,9-E偏心套,10-F偏心套,11-G偏心套,12-前外侧低速内齿板,13-中间低速内齿板,14-后外侧低速内齿板,15-第二支撑偏心轴,16-第一偏心轴齿轮,17-第一中间过渡小齿轮轴,18-第一中间过渡轴大齿轮,19-高速小齿轮轴,20-第二中间过渡小齿轮轴二,21-第二中间过渡轴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膜无废水逆渗透纯净水机
- 下一篇:多功能照明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