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推杆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361.5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标;杨丽鑫;赵万忠;孙逢春;林程;周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推杆 助力 转向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电动推杆式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用转向器主要分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两种,其中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主要用于 乘用车,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用于商用车。传统动力转向为液压动力转向,助力大小通过滑 阀或转阀加以控制。传统液压动力转向存在以下问题:助力特性不能随车速进行实时调节与 控制,难以协调低速转向轻便性与高速转向“路感”的矛盾;即使不转向,油泵也一直工作, 存在能量的寄生损失;由于液压系统本身存在漏油与维护问题,提高了维修成本,而液压油 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油泵、皮带轮、液压管路等元件占用空间,不好布置;低温工作性能 较差。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直接由电动机提供助力,取消了液压系统,系统由转向盘转 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控制器、助力电动机及减速机构等组成。基本原理是控制器接受转 向盘转矩信号和车速信号,经过判断和处理后,根据事先确定好的助力特性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电动机输出助力扭矩。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很好的克服液压动力转向存在的问题,具有 节能,提高安全性,有利于环保等许多优点,有逐步取代液压动力转向的趋势,是未来动力 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只是应用在轿车上, 且都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目前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尚没有产品出现,还处于研发阶段。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主要 应用于商用车上,当商用车前轴荷较大时,若电机与助力机械装置是直接安装在转向器上的, 将使转向器的尺寸增大,带来笨重及安装不便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为电动推杆式的电动助 力转向装置,其电动助力装置并不集成在转向器上,而是一个独立的装置,并与转向摇臂相 联结,直接将助力作用在转向摇臂上,再通过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使车轮转向,达到助力 转向的作用。本发明将大大减小转向器尺寸,具有轻便、简单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低速转向轻便、高速转向路感强、以 及回正能力好的电动推杆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电动推杆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包括:
(一)带转矩测量装置的循环球转向器,转矩测量装置用于检测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矩, 布置在循环球转向器输入端。
(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循环球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摇臂连接,另一端与车架 连接。电动推杆包括助力电动机及减速机构、推杆等。助力电动机用于提供辅助转向力矩; 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助力电动机联接,起降速增扭的作用。
(三)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转向盘转矩、车速信号,控制助力电动 机电流。
其中,所述助力电动机为永磁有刷直流电动机或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压制式为 DC24V或DC42V。
所述电动推杆中,助力电动机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助力电动机输出轴连接,减速机构的 输出端与推杆中的螺杆连接。助力电动机输出的力矩通过减速机构和螺杆螺母传动副,推动 摇臂轴转动。
所述转矩测量装置中设有一扭杆,通过一套精密的机械装置,将扭杆的变形放大成角位 移或线位移,由角位移或线位移传感器间接测得扭杆的变形,根据扭杆刚度即可得转矩。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主要由CPU、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驱动电路、监测电路等组成。其 中CPU为8位或16位单片机,也可以为16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动机驱动电路中 设置有电子开关,当系统出现异常后,迅速切断开关,以保证系统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泥模型返点钻孔机
- 下一篇:页面擦除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