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巴氏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0234.4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天明;李向阳;段县平;刘海学;毛景东;武迎红;程汉良;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伊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念冬 |
地址: | 300000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耐药性 检测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案属于生物物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检测巴氏杆茵耐药性的芯片。
背景技术
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主要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osis multocida)引起畜禽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常给养殖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巴氏杆菌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特别是高耐药菌株的出现,致使多数药物对耐药菌的临床疗效降低或无效。针对目前巴氏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临床上选择有效的抗巴氏杆菌药物及提高对化学疗法的响应程度,要求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试。常规检测耐药性的方法有:药物敏感试验、质粒消除试验、质粒指纹图谱技术、基因探针、Southern-blot、PCR、RT-PCR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对少量样品进行分析,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目前业界在引用基因技术提高检测效率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
已知的技术,如中国专利01105981.8公开了一种检测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应用,涉及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方法,主要是根据已知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异烟肼等的基因突变信息,设计相应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寡核苷酸探针,然后将合成的探针固定在经修饰的玻片上,从而构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利用设计的相应引物将结核分支杆菌DNA样品扩增并加入荧光标记处理以后,与芯片杂交,然后用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并对杂交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有关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信息。
又如中国专利200520119230.6公开了一种结核杆菌基因突变型检测芯片,涉及结核杆菌的DNA水平诊断的三项指标集成检测基因芯片和基因芯片试剂盒,所述的基因芯片包括基片和反应区域,所述的反应区域包括12-200个探针点,1-10个标准品点。
再如中国专利01105981.8公开了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方法,主要是根据已知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异烟肼等的基因突变信息,设计相应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寡核苷酸探针,然后将合成的探针固定在经修饰的玻片上,从而构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芯片,利用设计的相应引物将结核分支杆菌DNA样品扩增并加入荧光标记处理以后,与芯片杂交,然后用芯片信号分析系统扫描芯片,并对杂交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有关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信息。
已知的技术尚没有针对巴氏杆菌耐药性的检测芯片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袭用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巴氏杆茵耐药性检测芯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巴氏杆茵耐药性检测芯片,包括经过修饰的载玻片,该载玻片上固定一系列寡核苷酸点阵探针,其中:所述载玻片为醛基修饰基片,预制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点制于醛基修饰的玻片上,所述探针为针对磺胺耐药基因sulI、sulII、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strBy、氯霉素耐药基因CatB2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G及其突变基因设计的探针。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巴氏杆茵耐药性检测芯片,其中:所述探针点4个一重复;每个探针长度设计为15-30bp。
前述的巴氏杆茵耐药性检测芯片,其中:针对磺胺耐药基因sulII的突变位点合成的探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桶重选机
- 下一篇:一种高防护等级自散热式摄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