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和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453.1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春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5/14;B29C45/26;B29C65/56;F16K3/08;F16K11/074;F16K27/04;B29K105/06;B29K67/00;B29K505/02;B29K509/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龙头 制作方法 及其 产品 模具 | ||
1.一种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装模:在模具的阀芯座定位孔(9a)上固连有阀芯座(4),将符合长度的连接管(5)的一端连接在阀芯座(4)上,在连接管(5)内装入加强结构;然后在连接管(5)的另一端装上进水座(6)或出水座(7),将进水座(6)和出水座(7)固定在模具的进水座定位孔(10a)和出水座定位孔(10b)上,在进水座(6)和出水座(7)上安装有定位体(14),定位体(14)穿过进水座定位孔(10a)和出水座定位孔(10b),通过挡体(15)将定位体(14)进行固定;
B、合模:模具是由上模体(9)和下模体(10)组成,将上模体(9)盖合在下模体(10)上,在模具上设有若干个凸头(12)和凹口(13),合模后通过这些凸头(12)和凹口(13)使上模体(9)和下模体(10)紧紧合在一起;
C、注入:将配制好的仿玉材料熔化后注入模具内,待仿玉材料5~20分钟固化后,将挡体(15)拆下,再将上、下模具(9)(10)拆开,取出后即得到仿玉水龙头毛坯;
D、组装:将上述仿玉水龙头毛坯表面处理后,将阀芯装入阀芯座(4)内,将压帽螺接在阀芯座(4)上并压住阀芯,将阀盖固连在压帽外端,将手柄固连在阀芯的外端,最后拆下定位体(14),将出水管(3)固连在出水座(7)上,将进水管(2)固连在进水座(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连接管(5)为聚乙烯塑料软管,所述的加强结构为不锈钢弹簧(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定位体(14)为螺丝,所述的挡体(15)为螺帽,螺丝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进水座(6)或出水座(7)上,另一端穿过进水座定位孔(10a)或出水座定位孔(10b)与螺帽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合模后在上模体(9)和下模体(10)上套有橡胶松紧带(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玉水龙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仿玉材料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成分配制而成:
树脂填料:100份; 填料:200份;
促进剂:1-2份; 颜料:0.5-2份;
催化剂:2-4份;
其中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的填料为氢氧化铝、玻璃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所述的催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
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作的仿玉水龙头,该仿玉水龙头,包括一个本体(1),本体(1)内设有圆筒状的阀芯座(4),本体(1)上还固连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均通过相应的连接管(5)与阀芯座(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是由树脂材料制成,所述的连接管(5)中设有能增加其强度的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玉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6)与其相应的连接管(5)之间设有进水座(6),所述的出水管(3)与其相应的连接管(5)之间设有出水座(7),进水座(6)和出水座(7)均嵌在本体(1)中且与其相应的连接管(5)连通。
8.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6所述仿玉水龙头所使用的模具,它由上模体(9)和下模体(10)组成,上模体(9)和下模体(10)上均具有凹入的模腔(11),所述的模具上设有阀芯座定位孔(9a)、进水座定位孔(10a)、出水座定位孔(10b)和入料口(16),且阀芯座定位孔(9a)的孔径小于阀芯座(4)的外径、进水座定位孔(10a)的孔径小于进水座(6)的外径、出水座定位孔(10b)的孔径小于出水座(7)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体(9)和下模体(10)是由石膏材料制成的,且在上模体(9)和下模体(10)的贴合面处设有硅胶层(18),所述的阀芯座定位孔(9a)、进水座定位孔(10a)和出水座定位孔(10b)处设有能分别将阀芯座(4)、进水座(6)和出水座(7)定位在上述三个定位孔处的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春,未经张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4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