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黄果粉的一种加工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179.0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文志华;徐兴才;李荣福;黄家雄;刘光华;何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L1/30;A23L2/39;A23L1/275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8025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黄 一种 加工 技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果加工领域,尤其是蛋黄果粉的一种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蛋黄果(Lucuma nerbosa)又名蛋果,为山榄科果树,蛋黄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口感好,营养丰富,可鲜食或加工成果肉、果酱、果酒、果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鲜果上市受季节限制且不耐贮藏,人们不能长时间食用到。
果蔬粉有以下优点:一是水分含量低,可以延长贮藏期,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费用;二是原料的利用率高,果蔬制粉对原料的要求不高,特别是对原料的大小、形状没有要求;三是加工制成果蔬粉后,拓宽了果蔬原料的应用范围,果蔬粉几乎能应用到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可用作果酒、果汁的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作为一些功能成份的原料;亦可直接食用。近年来,果蔬粉已成为一种较受欢迎的新兴食品。开展果蔬粉加工,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蛋黄果粉的一种加工技术,它用烘干制得的蛋黄果肉经粉碎处理而得,所需设备设施少,投资小,加工技术简便易行,制得的蛋黄果粉口感好,色泽好,营养丰富。
本发明提供的加工技术不需作打浆、均质等浆化处理,直接用肉块干燥。干燥初期用较高温度处理10min,然后用较低温度处理至干燥状态,并经粉碎处理得到蛋黄果粉。蛋黄果粉用途广泛,主要有: 一是作为果酒、果汁的原料;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而且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加工技术步骤如下:
采用成熟蛋黄果,去皮去核,将果肉分成1~3cm3大小,干燥至含水低于5%,经粉碎得到蛋黄果粉。干燥时开始的温度在85℃保持10min,然后降到55~60℃,干燥后的蛋黄果肉块粉碎成粒径60~80目的果粉。挑选时选取8成以上成熟度的蛋黄果,经室温下放置至完全成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蛋黄果采摘及挑选:采摘外观黄色或桔黄色,果形较大,无病虫害的蛋黄果作为原料。一般在采摘过程中留有不少于1cm的一小段果柄。
(2)成熟:刚采的蛋黄果往往较硬,成熟度达不到加工和食用要求,因此,将采摘的蛋黄果在室温下成熟,当然也不要过熟,达到手捏时有软感为度;经成熟处理后应达到完全成熟,且不能过熟到果皮开裂。
(3)清洗:用清水洗去果实表面的泥土、灰尘等杂物。洗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坏果实。
(4)去皮、去核:将蛋黄果用不锈钢刀手工去皮,把表皮去除干净,注意保持卫生,所有蛋黄果一次性去皮后再去核,以免重复污染。
(5)干燥:将去皮去核后的蛋黄果肉块状尽量分小成约1~3cm3大小,果块放入烘盘后,应尽快放入烘箱烘烤,且应尽快升温到85℃;85℃保持时间10min起到灭酶活性作用,然后迅速降到55~60℃,最好是保持60℃的温度干燥至含水低于5%以下。
(6)粉碎:用粉碎机磨细干燥后的蛋黄果肉块,让其粒径达60~80目,注意避光和避氧,采用铝塑复合袋等塑料袋或其它容器密封包装并避光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接触地操作门及大门的发射机/接收机系统的编程装置
- 下一篇:音频解码